战后日本文学史论

战后日本文学史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德纯 1926年生于辽宁大石桥西江塔寺村,1944年留学东京一高(现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文科,1946年转中国东北大学英国文学系。外交部建部伊始任职亚洲司。后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特约研究员,并于该所离休。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家协会首届理事、文学艺术委员会委员,被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周年荣誉证书。著有专著《战后日本文学管窥》(日文,日本明治书院,1986)、《爱·美·死——日本文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人员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用日文创作中篇小说《红木屐襻》(《赤い鼻绪》,日本《飞行教室》杂志1994年春季号);论文《大江健三郎论》获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首届优秀论文名誉奖,其他论文散见于日本《文学》、《新潮》、《すばる》、《群像》等文学杂志及《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报刊。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李德纯
出品人:
页数:387
译者:
出版时间:2010年8月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0801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 
  • 文学 
  • 日本文学史 
  • 日本文学 
  • 文学史 
  • 李德纯 
  • 文学研究 
  • 日本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部关于1945年以来的日本文学的研究著作。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资深日本文学专家。本书以中国研究者的视角,对日本战后初期一直到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等各种流派、各种文体以及代表性的作家,分别以专门的章节做了介绍和评述。对日本当代文学的研究以及一般读者了解日本当代文学的概况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摘自华商晨报 1985年从吉林大学毕业后,我到中文系教外国文学。底子只有三年的研究生积累。我本科只念了三年,叫“工农兵学员”,专业还是俄语。因此,任教的我,是“冷手抓热馒头”。凡是能找到的外国文学史料,都如获至宝。然而,日本文学领域,除了几篇论文,只有一...  

评分

摘自华商晨报 1985年从吉林大学毕业后,我到中文系教外国文学。底子只有三年的研究生积累。我本科只念了三年,叫“工农兵学员”,专业还是俄语。因此,任教的我,是“冷手抓热馒头”。凡是能找到的外国文学史料,都如获至宝。然而,日本文学领域,除了几篇论文,只有一...  

评分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张 炯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自唐宋以来就十分频繁。近代以降,不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文学的著作出版很多,中国学者研究日本文学的著作也出版不少。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六十年日本文学的新发展,由中国学者去做宏观...

评分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张 炯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自唐宋以来就十分频繁。近代以降,不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文学的著作出版很多,中国学者研究日本文学的著作也出版不少。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六十年日本文学的新发展,由中国学者去做宏观...

用户评价

评分

以本土意识关怀和解读日本文学⋯本土意识是什么啦ww。其他的问题:书名翻译混乱,给注释跪了ww

评分

且听风吟的翻译是听那大风歌,对不起我想到刘邦了

评分

以本土意识关怀和解读日本文学⋯本土意识是什么啦ww。其他的问题:书名翻译混乱,给注释跪了ww

评分

觉得哪里不好,我不喜欢文学阶级论,也不喜欢为政治的文学,总觉得有那么点儿奇怪~

评分

很无聊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