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

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佐藤將之(Sato, Masayuki)

1965年日本川崎市生。荷蘭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係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先秦政治觀念」、「荀子哲學」以及「東亞比較思想史」。著有《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 (荀子禮治思想之研究)》(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以及〈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27-4,2009)等論文。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齣版中心
作者:佐藤將之
出品人:
頁數:242
译者:
出版時間:2010-6
價格:14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0229936
叢書系列:臺大哲學叢書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先秦史 
  • 佐藤將之 
  • 海外中國研究 
  • 政治學 
  • 社會學 
  • 荀子 
  • 漢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構畫「忠」概念在中國春鞦戰國時代的演變,並嘗試藉此闡明其功能與特質。在春鞦到戰國早期的政治思想中,「忠」和「忠信」概念對於國傢社稷的生存幾乎是最高價值,而且到戰國中期更具有涵蓋「天下」的普遍性。然而在戰國中期以後,道傢與稷下思想傢如慎到等人開始批判「忠」的價值,並且將原本以道德動機為主要內涵的「忠」概念、轉變成以個人利益為主要實踐動機的「忠」概念。麵對此趨勢,戰國晚期的《荀子》和《呂氏春鞦》都試圖重新界定「忠」對國傢運作的正麵價值,而《韓非子》雖然基本上接受稷下學者之「反忠論」,但還是肯定「忠臣」是國傢社稷安定的關鍵角色。本書也對中日韓及歐美學者過去研究「忠」概念的成果有詳細評述。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今天在國圖看的,和我論文斷代差得有點遠,遂略略讀完。記錄瞭一下參考文獻。感想:我的論文必須有思想史方麵的支撐,纔能深化。

评分

中國政治思想專題研究課程指定讀物。某種意義上說日本人確實比中國人更瞭解中國。

评分

思想史概念梳理的範本之作

评分

中國政治思想專題研究課程指定讀物。某種意義上說日本人確實比中國人更瞭解中國。

评分

中國政治思想專題研究課程指定讀物。某種意義上說日本人確實比中國人更瞭解中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