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 中国人际关系的本土特征与网络人际关系的文化研究
绪论
一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本土文化特征溯源
(一)儒家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理论
1.人际关系理论的核心——“仁者爱人”
2.人际关系的宗旨——“和为贵”与“和而不同”
3.整合人际关系的手段——“礼尚往来”
4.调整人际关系的价值基础——合“义”
5.调适群我关系的主导原则——“整体主义”
6.人际交往的试金石——“诚”与“信”
7.达致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要方法——“中庸”、“谦让”、“宽容”、“恭敬”
(二)道家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思想
1.众皆平等的人际交往理念
2.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处理人际关系的韬略:外圆内方
4.道家人际关系思想追求的目标与主体价值
二 当代中国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本土文化基本特征
(一)人际交往重“关系”,“关系基础”是人际关系建构的前提
1.“关系基础”概念解读
2.“关系基础”的构成
3.“关系基础”决定了亲缘关系外推为人际认知的起点
(二)人际交往以‘‘特殊信任”与“特殊怀疑”为主,但亦呈现“普遍怀疑”趋向
1.人际信任与人际怀疑的界定
2.信任心理与怀疑心理的功能
3.人际信任与怀疑心理建立的基础
4.特殊信任与特殊怀疑仍是当代中国人人际关系建立的心理起点
5.人际关系开始呈现普遍怀疑为主的趋向
(三)功利性正在淡化“人情”中的感情因素
1.“人情”在中国人际关系体系中的作用
2.对“人情”内涵的不同理解及本书的界定
3.“人情”在当代中国人际关系中的主要功能
4.功利性的人际关系淡化了“人情”关系中的感情因素
(四)“面子”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
1.“面子”概念的界定
2.“面子”的“自赋性”与“他赋性”的统一
3.“面子”的“自尊”与“他尊”的统一
4.“面子”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五)渗透着整体主义的集体主义与掺杂着自我主义的个人主义共存
1.关于中国人人己关系主导原则的不同观点
2.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概念的厘清
3.整体主义与自我主义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的人际关系
4.当前人际关系主导原则:渗透着整体主义的集体主义与掺杂着自我主义的个人主义共存
5.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交杂将是中国人今后处理人己关系的主导原则
三 网络人际交往形成的基础与网络交往的主要手段(工具)
(一)网络人际交往形成的基础——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
1.互联网、网络空间、网络社会的界定
2.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网络人际交往基本概念解读与网络交往的主要手段(工具)
1.网络人际交往基本概念解读
2.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工具)
四 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的文化特征
(一)人际交往的开放性与隔离性
1.网络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开放性
2.网络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隔离性
(二)人际交往的匿名性与人与人之问的弱联系
1.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
2.网络人际关系的弱联系
(三)特殊信任减弱与普遍信任加强
1.关于网络社会人际信任状况的不同看法及本书的实证调查结果
2.网络人际信任的文化分析
(四)网络人际情感的疏离与增强
1.网络交往影响现实社会交往及情感沟通
2.网络交往是现实交往的补充,有助于人际情感沟通
3.客观看待网络交往中的人际情感
(五)凸显的人际平等与潜在的不平等
(六)人际认知直接性的削弱与认知偏差的增加
(七)人际关系的自主性与难掌控性
1.网络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自主性
2.网络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难以掌控
(八)人际沟通语言的符号化
五 网络人际交往有助于网民实现交往动机
(一)充分展示、实现自我,增强自我认同
(二)满足现实社会无法满足的需要,寄托、宣泄情感
(三)自主地扮演角色和转换角色
(四)获得社会支持
(五)人际吸引内在和外在因素兼具
(六)归属心仪的群体
(七)随心所欲地谈情说爱
六 网络人际交往典型形式——网络聊天与网络婚恋
(一)网络人际交往典型形式之——网络聊天
1.网络聊天的基本内涵与类型
2.网络聊天的生成及其特质
3.网络聊天的意义
4.网络聊天易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二)网络人际交往典型形式之二——网络婚恋
1.网络婚恋界定及其主要特征
2.网络婚恋的主要类型
3.当前我国网络婚恋基本情况分析
4.网络婚恋的引导
七 构建和谐网络人际关系
(一)针对网络交往特征,调适网络人际关系
1.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确立有普遍意义的网络人际交往规范
2.制定和完善维系网络人际交往秩序的相关法规
3.利用网络特有的虚拟性为人际交往的实习提供条件
4.利用网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人际调适的心理援助
5.加强网络教育和控制
(二)借鉴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理论的有益成分,构建和谐网络人际关系
1.以“仁爱”与“众皆平等”思想为网络人际关系的指导原则
2.以“礼”约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
3.以重整体合作与“己群兼顾”维系网络人际交往
4.以“和为贵”与“贵柔、谦下”减少网络人际交往的摩擦
5.以“信任”为网络人际关系建立的心理起点
6.以“君子之交淡如水”和“以德交友”为网络交友之道
实证篇 网络人际交往调查研究报告——网络人际交往动机、特点及热点问题调查
绪论
一 调查总体情况说明
(一)关于调查的几点说明及网民基本特征分析
1.关于调查方法的说明
2.关于问卷设计的说明
3.关于调查问卷回答率的说明
4.关于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中的几点说明
(二)调查样本代表性分析
1.网民的性别与CNNIC调查结果一致
2.网民主要年龄段比例排序与CNNIC调查结果一致
3.网民文化程度比CINNIC调查结果略高
4.网民职业分布与CNNIC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5.网民婚姻状况与CNNIC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三)本次调查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二 网民网络交往的动机、特征及热点问题总体分析
(一)网民网络人际交往动机总体分析
(二)网络人际交往基本特征总体分析
(三)互联网为不良信息在人际问传播提供了便利
(四)网民关于网络交往热点问题态度总体分析
三 网络交往有助于网民实现多种交往动机
四 网络交往的独特性使网民热衷于网络交往
五 互联网扩大了网民交友范围
(一)互联网突破了现实社会交往的种种限制,扩大了网民交往范围——绝大多数网民通过互联网结交了朋友
(二)互联网扩展了网民与朋友沟通的途径一网民与朋友沟通主要是沟通信息和情感
(三)网民结交的朋友是信息、情感、精神和事业方面的朋友
六 互联网丰富了网民的沟通方式,为与陌生人交往搭建了平台
(一)网民在互联网上主要与同学沟通信息
(二)网民在互联网上主要与家人沟通情感
(三)互联网为网民与陌生人交往搭建了平台。是对现实交往的一个重要突破
七 互联网为网民谈恋爱、调情和宣泄开辟了新渠道
(一)互联网为网民婚恋提供了新的形式
1.网民的网络恋爱更主要是为了寻找现实中的意中人
2.三成网民有过网恋经历
(二)互联网有助于网民逃避现实烦恼,也为网民调情、玩游戏和休闲提供了便利
1.互联网为网民逃避现实中的烦恼提供了港湾
2.互联网为网民调情和宣泄提供了场所
3.互联网为网民与不同人休闲和玩游戏搭建了平台
4.网上玩过暴力游戏的网民为少数
(三)互联网也利于网民探讨问题,满足网民的好奇心理和游戏人生的需求
1.互联网有助于网民探讨问题
2.互联网能够满足少数网民的好奇心
3.互联网也能满足少部分网民游戏人生的需要
八 互联网为网民获取黄色信息提供了方便。影响了现实交往
九 网络交往信任问题——网络人际交往热点问题分析之一
(一)网民对新结识的网友以不信任态度为主
(二)网民对结识很久的网友以信任态度为主
(三)网民对“网上结交朋友的真实可信性”持中性态度最多
(四)多数网民认为网上交往很容易受骗
(五)多数网民不相信“网上交往对象的角色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六)网络交往信任问题的相关分析
十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比较问题——网络人际交往热点问题分析之二
(一)认为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意义基本相同的网民最多
(二)网民对网友和现实中朋友之间的感情哪个更和谐与真诚各持己见
(三)多数网民认为网上交往不容易影响与现实中的朋友、同学和家人的交往
(四)多数网良认为网上交往对现实生活方式改变有一定影响,但不大
(五)网络交往与现实社会交往比较问题的相关分析
十一 关于网络人际交往中的道德问题——网络人际交往热点问题分析之三
(一)“网络交往对现实道德水平提高或下降是否有影响”网民难以抉择的较多
1.关于“网络交往对现实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影响的分析
2.关于“网络交往对现实社会道德水平下降影响”的分析
(二)多数网民认为“网络交往中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
(三)对“网上是否允许说假话和涉及道德问题”网民看法各异,否定观点略多
(四)对“网络交往中传统道德是否有约束力”,网民以持中问态度为主,但肯定多于否定
(五)较多网民认为“网上交往绝对自由,他人无权干涉”,但反对观点也不少
(六)网络人际交往中道德问题的相关分析
十二 关于网恋与网络上自我认同等问题——网络人际交往热点问题分析之四
(一)较多网民认为“网恋是现实社会恋爱的一种补充形式”
(二)对网恋是—场游戏,不能转化为现实中的恋爱问题,网民各持己见,赞成者略多
(三)多数网民认为在网上交往最能展示自我
(四)网络人际交往中的网恋及自我认同等问题的相关分析
十三 网络人际交往动机等问题与网络交往热点问题秩和检验
(一)网络人际交往动机与热点问题态度的秩和检验
1.“广交朋友”与人际交往中热点问题态度的秩和检验
2.“谈恋爱”与人际交往中热点问题态度的秩和检验
3.“与素不相识的人聊天”与人际交往中热点问题态度的秩和检验
4.“与朋友沟通”与人际交往中热点问题态度的秩和检验
5.“与同学沟通”与人际交往中热点问题态度的秩和检验
6.“与家人沟通”与人际交往中热点问题态度的秩和检验
7.“休闲和玩游戏”与人际交往中热点问题态度的秩和检验
8.“探讨问题”与人际交往中热点问题态度的秩和检验
(二)网上结交朋友数量、是否有过网恋经历与热点问题态度的秩和检验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