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原名為《青年黑格爾與資本主義社會問題》(Der Junge Hegel und die Probleme der Kapitalistisohen Gesellschaft)。原書是盧卡奇在1938年寫成,1948年由蘇黎世歐洲齣版社第一次齣版。全書約50萬字。此譯本選譯瞭其中若乾章節,依據的是1954年柏林建設齣版社的版本。
[1]序言:论科学认识 p2 -因为事情并不穷尽于它的目的,却穷尽于它的实现,现实的整体也不仅是结果,而是结果连同其产生过程;目的本身是僵死的共相,正如倾向是一种还缺少现实性的空洞的冲动一样;而赤裸的结果则是丢开了倾向的那具死尸。-同样,差别毋宁说是事情的界限;界限...
評分[1]序言:论科学认识 p2 -因为事情并不穷尽于它的目的,却穷尽于它的实现,现实的整体也不仅是结果,而是结果连同其产生过程;目的本身是僵死的共相,正如倾向是一种还缺少现实性的空洞的冲动一样;而赤裸的结果则是丢开了倾向的那具死尸。-同样,差别毋宁说是事情的界限;界限...
評分[1]序言:论科学认识 p2 -因为事情并不穷尽于它的目的,却穷尽于它的实现,现实的整体也不仅是结果,而是结果连同其产生过程;目的本身是僵死的共相,正如倾向是一种还缺少现实性的空洞的冲动一样;而赤裸的结果则是丢开了倾向的那具死尸。-同样,差别毋宁说是事情的界限;界限...
評分 評分[1]序言:论科学认识 p2 -因为事情并不穷尽于它的目的,却穷尽于它的实现,现实的整体也不仅是结果,而是结果连同其产生过程;目的本身是僵死的共相,正如倾向是一种还缺少现实性的空洞的冲动一样;而赤裸的结果则是丢开了倾向的那具死尸。-同样,差别毋宁说是事情的界限;界限...
全無法國人那種黏糊的自我意淫,和依波利特相比也暢快直爽許多。外化的係統批評直接理順“作為思想與行動的曆史”,由此推論概念引導哲學史的環繞和政治史的戲劇,通體貫穿瞭不少綫索。雖不多驚世之語,但眼光老辣獨到。王老先生選譯精細,挑選的章節直擊黑格爾馬剋思盧卡奇三人命門,也足見當年精現譯者的目力。
评分第四章第四節:Die Entäußerung als philosophischer Zentralbegriff der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詳細論述瞭在黑格爾那裏曆史和自然如何嚴格區分,而曆史為何是時間上外化瞭的精神,很好解答瞭為什麼黑格爾係統裏精神發展的分層與曆史發展分層、宗教發展分層、甚至藝術發展的分層能夠相對應。後半部分是馬剋思對黑格爾外化概念的揚棄,也集中火力批判瞭費爾巴哈。翻譯很好。
评分不算很好讀吧目前
评分精彩的部分在選譯的第四章,透過馬剋思這個三棱鏡來理解黑格爾,敏銳地看到《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經濟批判與哲學批判的內在關聯,從而導引齣黑格爾辯證法的現實根源。
评分在讀瞭一些黑格爾後來看這本書已經比較暢快瞭。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在於告訴人們——這麼抽象的黑格爾,考慮的卻是最現實的問題。還有不懂的就在辯證法與經濟之間,到底有什麼深刻聯係?看這段有點迷迷糊糊的,倒迴去再看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