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全四册)

战争与和平(全四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 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 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 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俄] 列夫·托尔斯泰
出品人:
页数:1696
译者:娄自良
出版时间:2010-9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8211
丛书系列:托尔斯泰文集
图书标签:
  • 列夫·托尔斯泰 
  • 小说 
  • 外国文学 
  • 托尔斯泰 
  • 俄罗斯 
  • 战争与和平 
  • 俄罗斯文学 
  • 经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战争与和平(套装共4册)》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小说以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当时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面。作者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与社会、上层与下层联系起来,既全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广阔的典型环境。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花了整整一个假期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鸿篇巨作。我感受到的,是这部书所给予我的一种厚重感。 我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娜塔莎,喜欢她的美,喜欢她那眼波流转间里所流露出的快乐的笑意,喜欢她那一颦一笑间所展现出的快活的神情,她就像是一个闪着光亮的天使,散发着无穷...  

评分

高植•高地•高地植——倏忽消逝的托尔斯泰翻译专家 (选自蒋星煜《文坛艺林备忘录续集》) 1   现在的文学青年,包括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在内,肯定对高植这个人不是太熟悉,可是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高植则是中国最主要的翻译托尔斯泰的专家。   他所...  

评分

前兩天的某臨晨1點,躺在澡盆里用沾著泡泡的手把這書的最後1頁翻掉了。 —————————極其生硬的話題轉移線————————— 話說這幾天我在讀茨威格的《心靈的焦灼》 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小說對我來說比起聽作者講故事,我更傾向于是作者好像搭積木的孩子一樣,搭建...  

评分

前兩天的某臨晨1點,躺在澡盆里用沾著泡泡的手把這書的最後1頁翻掉了。 —————————極其生硬的話題轉移線————————— 話說這幾天我在讀茨威格的《心靈的焦灼》 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小說對我來說比起聽作者講故事,我更傾向于是作者好像搭積木的孩子一樣,搭建...  

评分

让我萌生动笔之念的原因在于,在看了网络上本就不多且质量高的更加屈指可数的几篇托评之后,我有点失望也有点意料之中地发现,只有一篇提到了安德烈之死。失望是因为这是《战争与和平》里对我而言真正重要的情节,毫不夸张地说它在我13岁那年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一直到现在。意...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一直在加班,生活被挤压到只有睡觉和想睡觉。这么厚的书读了很久。这本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托尔斯泰关于俄法战争的看法以及爱情故事。战争的看法我是实在看不懂也不感兴趣。爱情的部分,有些部分有感动,这对于这么久远的书已经很难得。那时的人真是单纯得彻底。托翁是个好人,有情人都在一起了。

评分

小时候读过的,书的主旨比较赞同,世界总是往复循环的。。。

评分

读完它只是因为觉得自己不能再拖下去了,上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是读福克纳和加缪。 坦白讲,托尔斯泰对于历史观的叙述我看不懂,可是刨除这个历史观的描写之外,故事并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好故事,它给我的震撼远远不如《静静的顿河》。 读的人真难受啊。

评分

鼓足勇气,重新读《战争与和平》,考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记忆力。

评分

没有什么是事件发生的独一无二的原因,而事件之所以必定会发生只是因为它必定会发生。打动人心,无与伦比的世界名著,伟大的托尔斯泰,写出人性与世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