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麗亞娜•法拉奇:意大利女記者,作傢。1950 年任《晚郵報》駐外記者,1967 年開始任《歐洲人》周刊戰地記者,采訪過越南戰爭、印巴戰爭、中東戰爭和南非動亂。1980 年8 月來中國采訪過鄧小平。兩次獲聖•文森特新聞奬,一次獲班卡瑞拉暢銷書作者奬。齣版過數本小說,代錶作《風雲人物采訪記》、《男子漢》、《印沙安拉》、《給一個未齣生孩子的信》等。被譽為“世界第一女記者”和“文化奇跡”。
《給一個未齣生孩子的信》是一本社會曆史、真誠懺悔與虛構故事的混閤物,是作者“刻骨銘心的情感經曆這顆精子”和“想象力這顆卵子”天然受孕的結果。
它的主題不僅涉及文學史上從未接觸過的內容— 一個未婚母親與她腹中胎兒的一段曠世未有的纏綿戀情,而且涉及作者對人類生與死、愛與恨的深刻懷疑與痛苦思索。無論從哪方麵說,這本書都是法拉奇的不朽之作。
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初读这本书时的震撼。那些冰冷却热情洋溢的文字,同时饱含着深爱和质疑,一旦摄入眼底,遂召唤起心中千头万绪的情感奔涌而出,顷刻之间便席卷了全身。于是像是中了蠱一般,思想失重似的漂移,只被这文字牵引着,不知道要游向何方。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邂逅,...
評分文|唐山 【本文3月14日发表于北京晨报http://www.morningpost.com.cn/fukan/mjyd/2010-03-14/43218.shtml】 知道法拉奇,因为她是一位国际著名的记者,以采访政治人物著称,被誉为20世纪新闻采访女王,《纽约时报》称:“奥莉娅娜•法拉奇是一个善于解剖权威的采访者,一个...
評分一天的时间,零零碎碎地把法拉奇的《给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的信》读完。八万字,或许还拼不过一个奋力凑字数或者有强烈倾吐欲的博士作的毕业论文。作为世界知名女记者,新闻界登峰造极的人物,她吸引人之处,乃在于她的勇气和倔强,她对自由的热爱和追求。然而我爱她,乃是存有一...
評分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初读这本书时的震撼。那些冰冷却热情洋溢的文字,同时饱含着深爱和质疑,一旦摄入眼底,遂召唤起心中千头万绪的情感奔涌而出,顷刻之间便席卷了全身。于是像是中了蠱一般,思想失重似的漂移,只被这文字牵引着,不知道要游向何方。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邂逅,...
評分勇气与力量 在书馆里,还没拿到书的时候已经满心期待了。因为这位传奇一样的女性,法拉奇,过多的介绍显得累赘了,拿到书了还是特别惊喜,明晃晃的装帧,法拉奇的照片以邮票的形式贴在信上。感受到一种直面的亲切。 拿回家开始读,一开始就感受法拉奇的踌躇与焦虑,...
心心念念想以一個母親的身份來認定自己偉大特質的女人其實都是自私的女人,你在懷有一個生命的時候,可曾問過他的意願?可曾真正把他當做與你勢均力敵的生命來看?與他爭奪權力,討論平等,嚮他傾訴。當他來臨,真心與他問候,當他遠離,鄭重與其告彆?這真的是寫給所有女人的書。法拉奇。
评分一個人並不是指一個新誕生的軀體,而是由文化和社會影響所塑造的某一個體
评分水圖藉 傢沙發上看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071001/
评分還好是藉的。看來我不喜歡神神叨叨的自白書- -
评分法拉齊的文字裏有一種不自覺就流露的浩然正氣,她是那個給麻木男人扇耳光的人。不朽的作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