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經學 民國 國學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 我想讀這本書 近代史 經學新繹 經學
发表于2025-01-08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三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內容大要:
經學有很強的時代性,各個時期的經學研究都有他的特色。那麼,民國時期的經學研究,特色是什麼?
曆代經學的特色,可以從當時或後代所編的叢書反映齣來。《十三經注疏》搜集漢代至宋代的注疏專著,反映漢學的研究成果。徐乾學為納蘭性德所編的《通誌堂經解》,收宋代至明末的經學著作,反映宋學的研究成果。有清二百六十餘年,其經學成就展現在《皇清經解》和《皇清經解續編》上,大抵文字詁解多於經義詮釋。
民國時期的經學既不走漢學或宋學的路,也不循清人所走的『清代漢學』的路。那時候,是個大變動的時代,是個百傢爭鳴的時代,是個傳統價值觀崩潰的時代。它的特色可以從本叢書所收經學專著反映齣來。民國時期的經學著作約有一韆種,本叢書預計收錄最重要的九百多種,這些著作除承續傳統治經之路的部分著作之外,多數的著作反映瞭以下數點特色:
(一)經書導讀和經學史的專著
經書是古代知識分子求學曆程中必讀的書,日夜沉浸其中,似乎不需要導讀性的著作,民國以來學製大不同,經書成瞭許多學科中的一科,經學概論的著作也應時而興。三十多年間,齣版瞭二十多種。至於各專經的導讀性著作,如解題、讀法、入門的書,也如雨後春筍般的齣現。經學史的著作受西方史的觀念影響,也齣版瞭十多種。本叢書所收這兩類的著作甚多,有不少是第一次與當代學者見麵。
(二)用新方法和新觀點解經
自清末開始,新的思潮和新的學問紛紛傳進來,在新學問方麵,如民俗學、社會學都是。新思潮方麵,如:三民主義、馬剋思主義、弗洛伊德性心理學等都是。許多學者利用這些新方法和新觀點來解釋經書,取得相當良好的成績。利用社會學觀點的,如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將三民主義與經典結閤的,如顧寔的《三民主義與大學》;利用馬剋思主義觀點的,如郭沫若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利用弗洛伊德性心理學觀點的,有聞一多的《風詩類鈔》。
(三)國外經學著作的譯介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大抵是中國的經學著作傳到國外去。清中葉日本山井鼎的《七經孟子考文》傳入,接著荻生徂徠的《論語徵》也傳入。民國以來,日本和歐洲的漢學著作譯成中文的甚多,日本方麵,如:本田成之的《中國經學史》、瀧熊之助的《中國經學史概說》、諸橋轍次的《儒學の目的と宋儒の活動》,都有譯本。法國馬伯樂的《書經中的神話》、高本漢的《左傳真僞考》,也有中文譯本。
以上所述的幾個特點,都有它們的代錶著作。這些著作都已收入本叢書中。
編輯體例
(一)本叢書所謂『民國時期』,是指民國元年(1912)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九月三十日新中國成立前的時段。此一時段中國史傢稱為[民國時期』。
(二)本叢書所謂[經學』,是指研究儒傢十三種經書,包括《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鞦三傳》、《四書》、《孝經》、《爾雅》和石經、讖緯,及其在中國曆代之發展的學問。
(三)本叢書僅收民國時期學者研究經學之專著,不收單篇論文。所收專著也僅限於下列範圍:
1.民國時期學者論述經學之專著。
2.曆代經學傢之專著,經民國時期學者整理齣版者。
3.跨清末和民國時期兩時段之學者,僅收其民國時期齣版之著作。跨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時期兩時段的學者,僅收其民國時期之著作。
4.此一時段學者所編之非論述性專著(如:索引、目錄)不在收錄之列。
(四)本叢書所收各書,大抵依林慶彰主編之《經學研究論著目錄》(颱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89年12月)之分類,分經學通論、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鞦三傳、四書、孝經、爾雅、石經、讖緯等類。
(五)本叢書每輯約六十冊,各冊之篇幅約在四百至七百頁間,篇幅小的著作,則閤數種為一冊;篇幅大的著作,則分裝數冊。
(六)本叢書的版式為十六開本,民國時期經學著作的版式不一,原書版式小於十六開本者,依實際需要稍做放大。
(七)本叢書所收各書,力求保存舊觀,原書有封麵和版權頁者,影印時盡量保留,無封麵者以書名頁為封麵。無版權頁者皆在書末注明影印時所根據之版本。
(八)本叢書所據以影印之原本,有印刷模糊不清或頁麵透字,妨礙閱讀者,皆盡量依原版式重新打字排版。
(九)本叢書所據以影印之各書,有亂丁、闕頁者,皆已用其它印本訂補。
(十)本叢書各輯齣版完畢,將編輯《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總目暨索引》,以方便讀者檢索。 (十一)本叢書仿《四庫全書總目》,於編輯完成後,另編纂《民國時期經學叢書提要》,供學界參考。
本叢書的價值
(一)搜集民國時期經學研究成果,並化身韆萬,減少學者為搜尋數據舟車勞頓之苦。
(二)呈現民國時期經學研究成果,提供學者較全麵的研究文獻,修訂以前片麵的經學發展觀。 (三)提供研究生大量的罕見資料,拓展研究生新視野,尋找研究新論題。
(四)充實各圖書館的民國時期藏書,展開民國學術史、儒學史、經學史等的研究。
(五)證明傳統學術的研究,需海峽兩岸共同閤作,互補有無,纔能作齣超越前人的新貢獻。
第三輯
第一冊:王國維《經學概論》
鬍熊鍔《經學通論》
衛聚賢《十三經概論》
第二冊:楊覲東《讀經範本一》
第三冊:楊覲東《讀經範本二》
第四冊:張文治編《經傳治要》
第五冊:陳漢章《孔賈經疏異同評》
關文瑛 《通誌堂經解提要》
廖 平著,張西堂校點《古學考》
第六冊:羅振玉《經義考目錄一》
第七冊:羅振玉《經義考目錄二》
第八冊:蔡元培等著《讀經問題》
葉 青編《讀經問題》
唐文治《茹經堂新著》
第九冊:瀋紹勳《周易易解》
第十冊:瀋紹勳《周易示兒錄》
唐文治《周易消息大義》
吳汝綸《周易大義》
第十一冊:賀勉吾《周易卦序之研究》
楊鍾洌《周易精義》
第十二冊:李恆章《學易省過錄》
丁壽昌《讀易會通一》
第十三冊:丁壽昌《讀易會通二》
第十四冊:尚秉和《周易古筮考》
繆 篆《周易大象簡義》
第十五冊:李士珍《周易注》
第十六冊:劉光蕡《尚書微》
唐文治《尚書大義》
李泰棻《今文尚書正偽》
第十七冊:陳榮昌鑑定,張鴻範講述《書經講義》
遺史氏輯《書經講義》
第十八冊:顧頡剛輯點《書序辨》
姚明煇《禹貢注解》
尹世積《禹貢集解》
劉光蕡《立政臆解》
第十九冊:金公亮《詩經學ABC》
遺史氏輯《詩經講義》
第二十冊:馬其昶《詩毛氏學一》
第二一冊:馬其昶《詩毛氏學二》
第二二冊:馬其昶《詩毛氏學三》
第二三冊:吳闓生《詩義會通》
唐文治《詩經大義》
第二四冊:羅倬漢《詩樂論》
兒島獻吉郎著,隋樹森譯《毛詩楚辭考》
第二五冊:江 瀚《詩經四傢異文考補》
丁以此《毛詩正韻》
第二六冊:王先謙《詩三傢義集疏一》
第二七冊:王先謙《詩三傢義集疏二》
第二八冊:王先謙《詩三傢義集疏三》
第二九冊:張錫恭《禮學大義》
曹元忠《禮議》
遺史氏輯《周官經講義》
第三十冊:不著撰人《周禮就班》
劉詠溱《周禮賈疏引唐製集證》
遺史氏輯《儀禮禮記閤編講義》
第三一冊:吳之英《壽櫟廬儀禮奭固一》
第三二冊:吳之英《壽櫟廬儀禮奭固二》
第三三冊:張錫恭《喪服鄭氏學一》
第三四冊:張錫恭《喪服鄭氏學二》
第三五冊:張錫恭《喪服鄭氏學三》
第三六冊:張錫恭《喪服鄭氏學四》
第三七冊:錢基博《春鞦約纂》
遺史氏輯《春鞦三傳講義》
第三八冊:馮 澂《春鞦日食集證》
韓席籌《左傳分國集註一》
第三九冊:韓席籌《左傳分國集註二》
第四十冊:歐陽漸《四書讀》
第四一冊:硃熹集註,蔣伯潛廣解《語譯廣解四書讀本一》
第四二冊:硃熹集註,蔣伯潛廣解《語譯廣解四書讀本二》
第四三冊:許伏民《四書白話註解》
第四四冊:世界書局編《廣註四書讀本》
第四五冊:王緇塵講述《四書讀本一》
第四六冊:王緇塵講述《四書讀本二》
第四七冊:齊樹楷《論語大義》
第四八冊:唐文治《論語新讀本》
石永楙《論語正》
第四九冊:遺史氏輯《論語通義》
歐陽漸《論孟課》
第五十冊:楊樹達《論語疏證》
第五一冊:唐文治《孟子新讀本》
第五二冊:張兆瑢、瀋元啟編譯《白話孟子讀本》
伍 莊《孟子讀法》
第五三冊:徐紹楨《大學述義》
曹元弼《大學通義》
王恩洋《大學新疏》
第五四冊:劉光蕡《大學古義》
左欽敏《大學申義》
鬍懷琛《中庸淺說》
馬其昶《中庸篇義》
歐陽漸《中庸傳》
陳全三《中庸述義》
第五五冊:世界不孝子《孝經救世一》
第五六冊:世界不孝子《孝經救世二》
第五七冊:高潤生《爾雅穀名考》
第五八冊:王國維《爾雅草木蟲魚鳥獸釋例》
汪 鎣撰,黃 侃評《黃侃手批爾雅正名》
馬宗薌《爾雅本字考|釋詁》
第五九冊:羅振玉《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
羅振玉《漢石經殘字集錄續編》
羅振玉《漢石經殘字集錄三編》
羅振玉《漢石經殘字集四續編》
羅振玉《漢熹平石經集錄又續編》
羅振玉《漢熹平石經集錄續補》
第六十冊:張國淦《漢石經碑圖》
方 若《舊雨樓漢石經殘石記》
屈萬裏校錄《漢魏石經殘字校錄》
廖 平著,黃 鎔筆述《尚書弘道編》
廖 平著,黃 鎔筆述《書中候弘道編》
廖 平著,黃 鎔補證《詩緯新解》
全書共60冊,16開精裝,定價:150000.00新颱幣。
我公司有售
聯係人:陳先生
聯係電話:13146812822、010-84651957
郵箱:hhxy88@163.com
QQ:21175854
(一)主編、副主編
主 編:
林慶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副主編:
橋本秀美(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副教授)
詹杭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兼清史編委會典誌組專傢)
杜澤遜(山東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
羅 琳(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研究員)
黃仕忠(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二)編輯顧問
總顧問:
劉兆佑(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係所教授兼主任)
顧 問:(依姓氏筆劃排列)
硃傑人(華東師範學院古籍研究所教授兼齣版社社長)
李威熊(逢甲大學中國文學係講座教授)
周勛初(南京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
鬍楚生(明道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莊雅州(元智大學中國文學係講座教授)
舒大剛(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張宏生(南京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張高評(成功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彭 林(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
葛誌毅(大連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
(三)編輯委員:(依姓氏筆劃排列)
丁亞傑(中央大學中國文學係副教授)
丁原基(東吳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車行健(政治大學中國文學係副教授)
吳銘能(四川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
林登昱(文聽閣圖書公司執行長)
黃忠天(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教授)
黃忠慎(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
陳恒嵩(東吳大學中國文學係副教授)
張寶三(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張曉生(颱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係副教授)
程剋雅(東華大學中國文學係副教授)
馮曉庭(嘉義大學中國文學係助教授)
楊晉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鄭蔔五(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教授)
蔡長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蔣鞦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賴貴三(颱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四)執行編輯:
陳水福(颱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係碩士生)
袁明嶸(颱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生)
張晏瑞(颱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係碩士生)
黃智明(東吳大學中國文學係博士生)
陳亦伶(颱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生)
蘇琬鈞(颱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係碩士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三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