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拉貝(John H. D.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生於漢堡市的德國商人,以其在南京大屠殺中救瞭大約20多萬中國人而聞名,被世人尊敬地稱為“中國的辛德勒”。
《拉貝日記(精裝典藏版)》是記錄南京大屠殺事件最翔實的珍貴史料,所記述的都是拉貝本人的親曆,內容具體而真實。同時,還收集瞭拉貝當時拍攝的幾十張照片,並且每幅照片都有詳盡的說明。因此,無論是對於專門研究曆史的工作者來說,還是對於廣大讀者而言,它都具有極高的曆史和文學價值。
并非每次阅读都能给人带来愉悦,读《拉贝日记》的过程是充满压抑的,有几次我甚至不得不放下书跑到户外去呼吸几口来自和平世界的空气,只能这样才能去除我心中的阴霾。还好,我还生活在一个和平环境中。 拉贝,一名德国西门子洋行的工作人员,在日军占领南京后,以绅士的良知...
評分拉贝故居,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号。 其实它离我很近,很近,因为它离我在南京的寓所很近,每次从地铁珠江路站出来,穿过小粉巷遍是汉口路,走几步便是家。但是你不注意看,一眨眼它就会从你眼前溜过去,因为它不过是小巷子口一所安静的小洋楼罢了。 但是它离我却那么的遥远,...
評分本文的内容,来自报纸书刊、新闻视频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的口述。 为避免让文章篇幅过长,整理的过程中,适当地删掉了一些内容。 内容尚不完整,欢迎大家补充、转载。 文章目前包括的人物:李秀英、伍正禧、潘开明、穆喜福、李世珍、丁永庆、汤英、孙有明...
評分虽然很感动于书的内容,但是日记形式的书阅读起来诸多不适。免不掉的比较枯燥很一定内容的流水帐。想起小学老师说日记不能写成流水帐。 有意思的是看完后会感叹,历史的真相,怕是早就掩埋在尘土之中了,只有当时的人会知道,只有当时的人能感受。这点上来说,我们也是未来历史...
評分讓和平年代的我,真正認識到瞭戰爭的殘酷,認識到瞭戰爭年代人們的悲慘生活,那令人不願相信的事實。讓我這個被美化的戰爭濛蔽雙眼的90後真正瞭解到戰爭的恐怖。從此決定盡我所能在日後的日子裏讓人們遠離戰爭,盡我自己的微薄之力,藉以報答拉貝。
评分讀完菊與刀之後便讀瞭拉貝日記。沉痛的隻能嘆氣。不敢閉上眼,不敢去想。那些血淋淋的事實,使人遠不止渾身發冷。然而不隻是南京,就連戰敗後的柏林也是相同的。戰爭之後的暴虐。人心究竟是為什麼,在那些時候醜陋無疑。又為何,在那些時候,總有平凡的人,不去偏離上帝的道路,哪怕一指寬。
评分南京日記主體部分就是日軍暴行和以作者為首的安全區委員會對日交涉瞭。其間也提到城破前中方的混亂無序,美國醫生還在堅持救治傷兵,中國醫生都跑瞭…… 柏林日記反映瞭作者當時的睏窘處境,也描述瞭蘇軍的軍紀敗壞。作者亦錶明曾聽聞過德軍在蘇聯的戰爭罪行。 可以說在戰爭中很多人都喪失人性瞭,但所幸依然有像作者和他的南京同仁們那樣勇敢而善良的人。 另外拉貝對他所在的納粹黨的誤解也不是一星半點,在他眼裏希特勒幾乎是個和平主義者,而國社黨是維護工人利益的,直到戰爭末期他纔有所醒悟。隻能說當時納粹的宣傳工作做得真是好。
评分讀完菊與刀之後便讀瞭拉貝日記。沉痛的隻能嘆氣。不敢閉上眼,不敢去想。那些血淋淋的事實,使人遠不止渾身發冷。然而不隻是南京,就連戰敗後的柏林也是相同的。戰爭之後的暴虐。人心究竟是為什麼,在那些時候醜陋無疑。又為何,在那些時候,總有平凡的人,不去偏離上帝的道路,哪怕一指寬。
评分很難想象,此版本的罪證錄竟有不少錯誤(當然錯誤不是拉貝日記,而是編著者、譯者和圖書編輯犯下的錯誤),同時,書裏也沒有收錄拉貝先生拍下的照片,建議齣版商在齣版如此重要的傳記時檢查下書裏是否有遺漏和錯誤,而且此版本的翻譯很爛,不少段落不通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