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以林,1967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本科)、香港大学中文系(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研究系(博士);199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任副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者;著有《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
孙中山逝世之后,国民党群龙无首,派系林立,谁能胜出?
相比于胡汉民、汪精卫等,蒋介石只是“党内后进”,“一大”时连中执委候补委员都不是;相比于其他军事将领和地方实力派,到中原大战时,蒋介石也并不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在他向“党国领袖迈进的过程中,不仅党内元老们大大地不满和不服,就是军事将领们也时不时地要挑衅一下。既要紧抓“军权”,又要争取“党权”,这就是蒋介石要做的事情。围绕着“军权”与“党权”,蒋、胡、汪三方不断演绎出分分合合、上台下台的复杂故事、一旁的太子派、西山会议派、地方实力派,也伺机而动……
本书选取了从1931年2月28日夜胡汉民被扣,到1932年3月1日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选举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这一年零一天的历史截面作为考察重点,细致梳理了这一时期国民党高层内的派系政治斗争,以及卷入其中的地方实力派与中央之间、地方实力派相互之间的种种利益较量。对处于斗争核心的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孙科等各人心理,和派系斗争中的地城色彩,都有很精彩的论述。
一直喜欢拿毛与蒋做比较。 毛是相信主义的,是一个用笔杆子写主义、用枪杆子实现主义的人;蒋是不相信主义的,他深谙帝王术,也工于修身,他的做派是成为众人推崇备至的领袖。 国民党的派系,起初是他与元老的明争暗斗,而后期,却成为他实践帝王术的结果。蒋纵容派系林立,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近代史的书很少给五星,留下最深印象的倒不是作者精妙的梳理,而是后记里说他在台北两次租房住了半年,把国史馆党史馆中研院台大档案统统读遍。心往及之。
评分真的很枯燥啊······斗争太不给力了啊,我党十次路线斗争随便拉一次出来都比这波云诡谲啊·········
评分真的很枯燥啊······斗争太不给力了啊,我党十次路线斗争随便拉一次出来都比这波云诡谲啊·········
评分近代史太乱,每次看都脑袋疼,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孙科这几个人争来争去,每每必称为了党国利益,其实不过是为了争取个人利益。胡汉民要集党权,蒋介石要集军权,汪精卫为了反蒋可以和对头西山会议派结盟,胡汉民为了反蒋也可以不讲集权,他在广西的时候不就主张均权吗?孙科也别指责蒋介石独裁了,这个独裁的政党还不是你老子创的?
评分观蒋中正审视处境、叙述心路之日记,若无一颗自我鼓吹和自我瞒骗到无可想象地步的渣男之心,恐亦做不得领袖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