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与村落文化》内容简介:费孝通教授对后辈耳提面命时,说过一句带点哲学意味的话:社会学研究要出故事!费孝通说要“出故事”,不是说让我们去编些故事出来,而是要我们去研究人与文化的始终,有头有尾地去说明问题。
以前做独身、同性恋的研究,多少还是些老的故事,因为这些研究在国外早有人做过;而这次的研究就是个新的故事了。透过这些故事,我们就能够克服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克服文化差异的壁垒,去了解与自己不同的文化群体及其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至高无上的目标是真实。而恰恰是这一点,总是被人遗忘。
费孝通的弟子李银河,在《生育与村落文化》这本书里,承袭了不少其导师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尊老、养儿防老”的观点。但她在1991年对山西沁县南山头村(贫困、杂姓、核心家庭为主)、1992年对浙江余姚南阳村(经济层次较丰富、单姓、家庭类型多样)、对北京自愿不育者和...
评分 评分这是国内研究社会学的一个异类,从方法论上来看是如此。和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是同一个脉络。李先生后来的关于其他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延续了这个研究方法,个人觉得没有超越,只是横向扩展,本书是李先生学术研究的巅峰之作。
评分读后记大约有两种方式,一是偏向描述读书前后的所见所想,二是着重从书中内容入手引经据典加以佐证或反驳。想必没有系统学习过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自己多半只能从前者入手,记录下阅读此书的种种心理变化。 在市立图书馆中很偶然地遇见了这本书——自然不是在寻找此书...
缺少了点人文关怀和宽容心态,仅从实证角度评价,确实不错
评分“家本位的文化关心家庭的繁衍扩大,必然要多生;个人本位的文化关心自身的快乐,必然要少生”,这就是目前东西方在生育问题上的差别。本书写于90年代初,正是计划生育严格实施的年代,广大农村地区家庭想方设法多生,计划生育实施艰难。而在城市却已经出现了一批自愿不育者。时隔20多年,不知道现在农村的生育境况是否发生了改变?虽开放了二胎,但身边很多家庭也只止于一个就好。单方面的鼓励二胎显然没有用,配套的支持究竟有多少?这又是一个值得去探讨的问题了。
评分哪里谈得上是学术,就是个杂文集子。
评分和我想读的预期不符,以为是田野调查报告类型,原来是详实的数据和理论分析,从数据和内容都比较老了,逻辑也不算清晰,不过也算是可以了解一些概念上的东西吧,不是很有意思。
评分看了太多佶屈聱牙的专业书,看到这种例子鲜活、语言平实又不乏学术条理的书,真是舒服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