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庚子以前孫中山與日本(1894—1899)
第一節 廣州起義與日本駐香港領事
第二節 橫濱興中會分會成立
第三節 孫中山在倫敦與日本人士的交往
第四節 孫中山決定留居日本
第五節 日本當局準許孫中山居留
第六節 筆談殘稿所擬議的革命方略
第七節 孫中山與日本各界的交往
第八節 孫日閤作援助菲律賓獨立運動
第二章 庚子以前孫康兩派閤作與日本人(1898—1899)
第一節 日本人對孫康兩派的態度
第二節 橫濱華僑對孫康兩派的態度
第三節 劉學詢訪日與孫中山密晤
第四節 孫梁閤作以失敗告終
第三章 “華南獨立”運動與惠州起義(1900)
第一節 孫中山被推為革命黨的中峰
第二節 所謂新加坡刺康事件
第三節 孫李閤作與日本人
第四節 日本浪人停止“華南獨立”活動
第五節 孫中山上海之行與阻止浪人的暗殺計劃
第六節 孫中山颱灣之行與惠州起兵
第七節 關於山田良政之使命及其犧牲
第八節 中村彌六事件之解決
第九節 惠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在日的活動
第四章 中國同盟會成立前後孫中山與日本(1901—1911.10)
第一節 孫中山與留東學生的結閤
第二節 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
第三節 《民報》周年慶典活動
第四節 東京第一次倒孫風潮與日本人
第五節 “幸運丸”運械與“二辰丸”事件
第六節 東京第二次倒孫風潮與孫中山秘密返迴日本
第五章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與日本(1911.10—1913.3)
第一節 武昌起義後孫中山與日本的關係
第二節 武昌起義後的日本對華政策
第三節 孫中山對日本人反對孫袁妥協的反應
第四節 孫中山建立中央銀行的計劃與對日藉款
第五節 關於1912年的“滿濛租讓”計劃
第六節 孫中山正式訪問日本
第六章 孫中山反袁與日本(上)
二次革命時期(1913.3—8)
第一節 “宋案”發生後國民黨的反應
第二節 日本對華“中立不偏方針”剖視
第三節 二次革命爆發後日本的態度
第四節 孫中山流亡日本的波摺
第七章 孫中山反袁與日本(下)
中華革命黨時期(1913.8—1916.6)
第一節 集結同誌,組建中華革命黨
第二節 孫中山尋求日本各界的支持
第三節 孫中山對二十一條的態度
第四節 在日本支持下的反袁活動
第五節 旅日僑胞支持反袁事業
第六節 孫中山離日返國
第八章 護法戰爭時期孫中山與日本(1916.6—1922)
第一節 孫中山對寺內內閣之期待
第二節 日本援段與第一次護法戰爭
第三節 孫中山對原內閣的認識
第四節 第二次護法戰爭時期孫中山的對日觀
第九章 孫中山晚年與日本(1922—1925)
第一節 孫中山決策聯俄與日本
第二節 國民黨“一大”前後孫中山與日本
第三節 孫中山訪日與《大亞洲主義》講演
第四節 孫中山逝世前後與日本
附:孫中山與日本關係大事記
跋
· · · · · · (
收起)
評分
☆☆☆☆☆
好書,不僅揭露孫賊賣國的醜陋嘴臉,比起俞辛燉對孫賊的“維護”,李吉奎先生大義淩然的指責真是瀟灑!
評分
☆☆☆☆☆
好書,不僅揭露孫賊賣國的醜陋嘴臉,比起俞辛燉對孫賊的“維護”,李吉奎先生大義淩然的指責真是瀟灑!
評分
☆☆☆☆☆
這是真正有良知敢擔當學者寫的書!李先生還曾譯過藤井昇三教授的《孫文の研究》,可惜,至今仍無法齣版!
評分
☆☆☆☆☆
好書,不僅揭露孫賊賣國的醜陋嘴臉,比起俞辛燉對孫賊的“維護”,李吉奎先生大義淩然的指責真是瀟灑!
評分
☆☆☆☆☆
這是真正有良知敢擔當學者寫的書!李先生還曾譯過藤井昇三教授的《孫文の研究》,可惜,至今仍無法齣版!
評分
☆☆☆☆☆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是古老的帝国苦苦追寻自己的现代性的历史,外族不断的欺侮和它自身的警醒和奋发图强,构成它波澜壮阔的画卷。多少苦难洗礼着这个古老的民族,多少风流人物留下他们或伟岸或不屈或孤独的身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的话自是不错,可是它的前...
評分
☆☆☆☆☆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是古老的帝国苦苦追寻自己的现代性的历史,外族不断的欺侮和它自身的警醒和奋发图强,构成它波澜壮阔的画卷。多少苦难洗礼着这个古老的民族,多少风流人物留下他们或伟岸或不屈或孤独的身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的话自是不错,可是它的前...
評分
☆☆☆☆☆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是古老的帝国苦苦追寻自己的现代性的历史,外族不断的欺侮和它自身的警醒和奋发图强,构成它波澜壮阔的画卷。多少苦难洗礼着这个古老的民族,多少风流人物留下他们或伟岸或不屈或孤独的身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的话自是不错,可是它的前...
評分
☆☆☆☆☆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是古老的帝国苦苦追寻自己的现代性的历史,外族不断的欺侮和它自身的警醒和奋发图强,构成它波澜壮阔的画卷。多少苦难洗礼着这个古老的民族,多少风流人物留下他们或伟岸或不屈或孤独的身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的话自是不错,可是它的前...
評分
☆☆☆☆☆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是古老的帝国苦苦追寻自己的现代性的历史,外族不断的欺侮和它自身的警醒和奋发图强,构成它波澜壮阔的画卷。多少苦难洗礼着这个古老的民族,多少风流人物留下他们或伟岸或不屈或孤独的身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的话自是不错,可是它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