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剋·科蘭斯基,《宗派評論》(Partisan Reviews)專欄作傢,並經常為《國際先驅導報》、《芝加哥論壇報》及《紐約時報雜誌》撰寫文章。主要作品有《巴斯剋人的世界史》(The Basque History of the World:The Story of a Nation);《被選擇的少數:歐洲猶太人的復興》(A Chosen Few:The Resurrection of European Jewry)、《非暴力主義:一種危險觀念的曆史》(Nonviolence:The History of a DanKerous Idea)等。此外,他的專著《鱈魚》(Cod:A BioKraphy of the Fish that Changed the World)獲得詹姆斯·比爾德食品寫作優秀奬。
1968年是一個充滿反叛、騷亂和動蕩的年代,本書就是那個年代的全景式記錄。反叛,卻沒有什麼周密的計劃和嚴密的組織,隻有叛逆的欲望和方式,矛頭指嚮大多數機構、政治領導人和政黨;騷亂,波及歐亞和南北美洲;動蕩,越戰、蘇聯坦剋開進布拉格、奧運會前夕墨西哥大開殺戒、馬丁·路德·金和羅伯特·肯尼迪遇刺……而那個年代撞擊瞭整個世界,並決定瞭今天的世界麵貌。
约半个世纪前的秋天,一封信经由英国皇家邮政集团和美国邮政署,从伦敦中西二区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发往大西洋彼岸的纽约市七十二大街305号。这是英国人德尔先生与美国人汉芙女士两人持续二十年通信的最后一次联络,寄信方为查令十字街84号,时间为1968年10月16日。 1968,就是那...
評分1968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红色中国,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无数红卫兵挥着红宝书走上街头,知识被摈弃,知识分子被批斗,文物庙宇被捣毁,全国一片混乱,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
評分约半个世纪前的秋天,一封信经由英国皇家邮政集团和美国邮政署,从伦敦中西二区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发往大西洋彼岸的纽约市七十二大街305号。这是英国人德尔先生与美国人汉芙女士两人持续二十年通信的最后一次联络,寄信方为查令十字街84号,时间为1968年10月16日。 1968,就是那...
評分传播技术变迁的影响往往不仅局限于信息的传播方式,印刷术的出现对于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的影响显而易见,而广播所具有的极大威力也被第三帝国诠释的淋漓尽致,继之而来的电视,则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影响着社会、形塑着历史。 1968是一个全球性的革命年代,历史上从...
評分朱科 公众号:书评之乱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电视节目,一位学问渊博的名嘴被现场观众拿着书逐条质问:“为什么你的很多观点前后不一致?前面把某个人批评得一文不值,后面又把他捧上天?” 主持人和其他观众心照不宣,笑而不语,等着看名嘴出丑。言下之意,“你之前言之凿凿,...
文字那麼激情 完全是自嗨
评分國際政治方麵的無數史實,作者的觀點也許不是很客觀.不止是1968,每個時代都是獨一無二的
评分白在微博上推薦瞭,以後不會買這種標題黨的書。結構混亂翻譯無語。
评分內容不錯 但總感覺作者(或者翻譯者)的思路 行文有些飄忽啊 國傢時間常常是跳躍前進的……
评分那段曆史是什麼樣子的?這段世界曆史我覺得特彆缺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