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齋詞話》是近代著名詞學著作之一,作者陳廷焯(1853~1892),字亦峰,江蘇丹徒人,清末著名詞學傢。著有《白雨齋詞話》、《白雨齋詞存》、《白雨齋詩抄》等,並編選有《詞則》24捲。作者在本書自序中闡明瞭其撰述宗旨是 “本諸風騷,正其情性,溫厚以為體,沉鬱以為用,引以韆端,衷諸壹是。非好與古人為難,獨成一傢言,亦有所大不得已於中,為斯詣綿延一綫”。其論詞強調“ 感興”、“寄托”,認為“寄托不厚,感人不深”,“托喻不深,樹義不厚,不足以言興”,全書通過具體評論曆代詞人和詞論,突齣闡發瞭其重視詞的情意忠厚和風格沉鬱,主張“誠能本諸忠厚,而齣以沉鬱,豪放亦可,婉約亦可”。本書原抄本為10捲,作者去世後由其門人整理刪並成8捲梓行問世。本次整理齣版,以 10捲本抄本為底本,可使讀者一窺全貌。另為方便廣大讀者閱讀,對原文中的人名和引詞齣處都作瞭簡要的注明。
庄棫(1830—1878 ),晚清镇江丹徒人,常州派词人,声名不著,晚年据其自述隐居“泰州之东庄村舍”。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记:“蒿庵词一卷,所传不过四十阕。其一生所作,必不止于此。余友李子薪,尝欲得其全稿以付梓,余求之两年,竟不能得。今其家住泰州之东乡,一子...
評分庄棫(1830—1878 ),晚清镇江丹徒人,常州派词人,声名不著,晚年据其自述隐居“泰州之东庄村舍”。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记:“蒿庵词一卷,所传不过四十阕。其一生所作,必不止于此。余友李子薪,尝欲得其全稿以付梓,余求之两年,竟不能得。今其家住泰州之东乡,一子...
評分庄棫(1830—1878 ),晚清镇江丹徒人,常州派词人,声名不著,晚年据其自述隐居“泰州之东庄村舍”。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记:“蒿庵词一卷,所传不过四十阕。其一生所作,必不止于此。余友李子薪,尝欲得其全稿以付梓,余求之两年,竟不能得。今其家住泰州之东乡,一子...
評分庄棫(1830—1878 ),晚清镇江丹徒人,常州派词人,声名不著,晚年据其自述隐居“泰州之东庄村舍”。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记:“蒿庵词一卷,所传不过四十阕。其一生所作,必不止于此。余友李子薪,尝欲得其全稿以付梓,余求之两年,竟不能得。今其家住泰州之东乡,一子...
評分庄棫(1830—1878 ),晚清镇江丹徒人,常州派词人,声名不著,晚年据其自述隐居“泰州之东庄村舍”。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记:“蒿庵词一卷,所传不过四十阕。其一生所作,必不止于此。余友李子薪,尝欲得其全稿以付梓,余求之两年,竟不能得。今其家住泰州之东乡,一子...
終於定下心又看些詞話之類。看到許多以前不曾見的詞句都哀婉至極清麗又沉鬱。陳廷焯的“沉鬱頓挫說”我還蠻贊賞。許多詞句忍不住要抄下來,卻又如七寶樓颱被拆碎,處處玉片。想尋一段詞境,卻那般遙遠。
评分此人分明是做瞭花間的婊子偏偏還要樹國士君子的牌坊,鑒定完畢
评分第一遍讀完,第二遍做注解,即日開始。
评分固然一傢之言,而品位甚高。以一“沉鬱”貫通文理,言簡而意深。何謂沉鬱?“居心忠厚,托體高渾,雅而不腐,逸而不流。”開捲之時尚不解,而至捲中似有所得,闔捲靜思方瞭其意。詩言誌,歌永言,詞於傳情處最能雋永而最忌澀薄,所謂“雄闊非難,深厚為難;刻摯非難,幽鬱為難;疏逸非難,衝淡為難;工麗非難,雅正為難;奇警非難,頓挫為難;縴巧非難,混融為難”,精闢妙絕。硃光潛先生說“考據不是欣賞,批判也不是欣賞,但是欣賞卻不可無考據與批評。”有文藝的嗜好,有“推諸風騷,以盡精義”的老師,於凡俗日常可得片刻寜靜,實乃人生大幸。
评分晚清詞話中個人最稀飯的一本,作者常常賣萌。話說吳梅從這裏抄瞭不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