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普里戈金(1917~2003),耗散结构理论创立者,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比利时皇家研究院荣誉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53个荣誉学位。著有《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导论》、《从存在到演化》、《从混沌到有序》,及本书《确定性的终结》等。
时间,我们存在的基本维度,令艺术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为之陶醉。如今,普里戈金在这本书中向广大读者呈现的,是他与自然之经典描述的彻底决裂。他通过考察西方的时间观,引导我们经历一种奇妙的智力探险——从古希腊出发,经过牛顿轨道和确定性混沌,到达量子理论与“免费午餐”宇宙学统一表述的高度。这本分水岭式的著作表明,一种全新的科学与文化之自然法则诞生了。
2014年看的第一本书——《确定性的终结》。看完不免唏嘘,书的内容本身就是充满众多的专业术语与公式,这让我有点丈二。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不过是因为之前看的一本《上帝掷色子了吗?》,它勾起了我对量子物理史的种种兴趣。但可能是上一本书写的太好,语言通俗,情节跌宕...
评分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对我们这些有坚定信念的物理学家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分是一种错觉,尽管这是一种持久的错觉。”在他的晚年,大数学家哥德尔给他了一份论文集,表示回到过去是可以的。但爱因斯坦仍然不感兴趣,并说,这种不可能性将使物理学家重新考察不可逆性难...
评分――《科学世界》杂志,一期还定价25元呢,我读的这本哲理型科普作品《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定价22元,若在购物节,优惠价可能在15元一下。 ――个人为学浅薄招摇,就喜欢这样似懂非懂的文字(学术)作品。不直接涉及利害荣辱,读起来淡泊情志,忘却烦恼。 ...
评分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对我们这些有坚定信念的物理学家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分是一种错觉,尽管这是一种持久的错觉。”在他的晚年,大数学家哥德尔给他了一份论文集,表示回到过去是可以的。但爱因斯坦仍然不感兴趣,并说,这种不可能性将使物理学家重新考察不可逆性难...
评分――《科学世界》杂志,一期还定价25元呢,我读的这本哲理型科普作品《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定价22元,若在购物节,优惠价可能在15元一下。 ――个人为学浅薄招摇,就喜欢这样似懂非懂的文字(学术)作品。不直接涉及利害荣辱,读起来淡泊情志,忘却烦恼。 ...
其实中间的专业性推导基本跳过(那他妈还剩什么了……)……如果那真的算是推导的话。。。感觉定位怪怪的,既不是严谨专业的学术论文,也不是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更像是针对专业人士的报告稿。整个结构安排有点冗余,反复跳跃,薄薄的一本还重复了好几个点。说到最后还是只能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陷入一种逻辑的循环……如果仅就观点来看,倒是容易懂,如果有“科学幻想小说”来加强一下,就更好了……这该死的翻译
评分为什么没有想象中那么有冲击呢?
评分看不懂……隔行如隔……时间#还是回去看格林吧
评分完全宣传个人理论的书。普里戈金最纠结的哲学问题就是"时间",在他看来有两类时间,前者给出静止的存在的世界图景,后者传递了动态的演化的世界图景。正是这种科学基础上的矛盾,使得我们的世界被一分为二,从而文化也被一分为二,分成了无过程无历史无激情的科学文化和有经历有历史有情感的人文文化。他认为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描述的是一个钟表式的自然界,一个轨道的,永无发展的静态世界,一个相对静止和存在绝对化的世界。他在本书中表述的基本含义是:"发展并非一往直前,而是充满着分叉和选择"。这也是耗散结构理论新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理论认为近代科学提供给世人的是一幅静态的轨道图景,只要前提条件给定了,事物的命运也就决定了,就将沿着一条轨道运行下去,而且还将可以沿着这条轨道折身返回。
评分初中时代看的第一推动力系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