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1933年-),颱灣彰化縣人,曾執教於颱灣大學,擔任美國華盛頓大學中文係客座教授、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捷剋查爾斯大學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學創作者、翻譯者三種身份。她的散文《京都一年》《讀中文係的人》《午後書房》《交談》《擬古》《飲膳劄記》等作品在颱灣影響很大,多次獲奬,部分篇章還被編入颱灣語文教材;翻譯的《源氏物語》目前為華語世界最優秀版本。曾獲時報文學奬、颱北文學奬、中興文藝奬等文學奬項。
在读这本书之前,书名就已深深地吸引了我。中文系是我长久以来的向往。我认为并不需要多少文化功底或是文笔,热爱母语、热爱文字对我们来说本应是天经地义。很遗憾的是从很久以前我就发现现实并不是这样。没关系,我还是向往中文系。 这本书的副标题最初并没有引起我注...
評分 評分真切感受了读过中文系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是不一样,朴实、本分、深邃、理性......文章无需华丽词藻点缀,也一样出得清新,淡雅怡然。
評分p87,“浩然匿牀下”。 p115,"易经干卦" 编辑太不严谨了,繁简体转换估计是直接拿word转了之后就没校对。干卦你妹啊。 p100页,“卧痾对空林”还是对的,到了p116,就写成了“疴”,虽然说意思没变,但是也不能随便给人家改字啊。编辑不怕谢灵运爬出来敲你的门啊? 好好的书...
評分颱版的免去瞭繁轉簡的錯誤,適閤逐字逐句細細看。以前隻看林文月散文,那是扔掉瞭金華火腿的二十四橋明月夜,隻教人不明所以地嘆“這尋常豆腐怎味道這般好”。昨天看她寫“悠然見南山”的妙處,方窺得其功力。
评分無論是讀中文係還是外文係 都不隻是吟詩作對寫小說 更重要的是對文化的傳承 其實我認為也像作者在第一部中的隨筆一般 文化與生活不能分割 “文化復興”是全民眾的事情 第三部分關於對《源氏物語》翻譯的一係列文章 值得對翻譯有興趣的人一讀
评分2017-6-30 於圖書館四樓北
评分很好
评分颱版的免去瞭繁轉簡的錯誤,適閤逐字逐句細細看。以前隻看林文月散文,那是扔掉瞭金華火腿的二十四橋明月夜,隻教人不明所以地嘆“這尋常豆腐怎味道這般好”。昨天看她寫“悠然見南山”的妙處,方窺得其功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