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奇案

洞穴奇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薩伯(Peter suber,1951- ),影響甚廣的“開放近用運動”(open Access Movement,提倡在科研文獻發錶的同時,將電子文本在網上公布,以便讀者免費取閱)的發起人。1973年畢業於美國葉爾漢姆學院,1978年獲西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長期擔任葉爾漢姆學院哲學教授,也講授法律、計算機等其他課程。薩伯從事很多領域的社會活動,兼任SPARC(“學者齣版與學術資源聯盟”)高級研究員和耶魯大學法學院信息社會項目訪問學者等多項職務,還是兩傢網站(openaccessnews和ODenaccessletters)的博客作者。1991年齣版專著《自我修正的悖論》。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美] 薩伯
出品人:
頁數:171
译者:陳福勇
出版時間:2009-06
價格:1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3151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律 
  • 法學 
  • 哲學 
  • 法理 
  • 法哲學 
  • 洞穴奇案 
  • 美國 
  • 薩伯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五名洞穴探險人受睏山洞,水盡糧絕,無法在短期內獲救。為瞭維生以待救援,大傢約定抽簽吃掉其中一人,犧牲他以救活其餘四人。威特摩爾是這~方案的最初提議人,但在抽簽前又收迴瞭意見。其他四人仍執意抽簽,並恰好選中瞭威特摩爾做犧牲者。獲救後,這四人以殺人罪被起訴並被初審法庭判處絞刑。這是美國20世紀法理學大傢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學評論》上發錶的假想公案。富勒還進一步虛構瞭最高法院上訴法庭五位大法官對此案的判決書。這一著名的公案成瞭以後西方法學院學生必讀的文本,並在此基礎上演繹齣瞭更多的公案。1998年,法學傢薩伯延續瞭富勒的遊戲,假設五十年後這個案子有機會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針對這個案子各自發錶瞭判決意見。他們真的有罪嗎?請看十四位法官的判決書。這些判決書,實際上反映瞭20世紀各個流派的法哲學思想,有如一桌法哲學盛宴,讓讀者得以品味精彩動人的深邃思辨,培養適應法治社會的法學素質。本書既是法哲學專業領域寓言式的經典文獻,又是大學跨學科通識教育的理想讀本。本書適閤的讀者是那些不熱衷於給觀點貼標簽或獵尋虛幻、對嚴肅而有意義的論證充滿興趣的人。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看到《洞穴奇案》这个书名,更多的是好奇,也许是喜欢恐怖电影吧,于是我认真的读了这本书,案件不只只是洞穴吃人的故事,它的种种细节使案情更加扑朔迷离,法官的辩论也更具有争论性。当然我也在想,如果我是被困洞穴者,我会怎么做?应该也会和他们一样,为了生存下去参与这...

評分

評分

評分

这几天看了阿加莎的无人生还,虽然是第一次看但是总觉得似曾相识,一查原来是小时候在九十年代看过一部根据此书改编的电视剧叫绿岛。情节是有十个人被以各种的理由被邀请到一个无人的小岛上度假,第一天晚上就被留声机里面的声音宣判十个人翻过这样那样的罪杀死过人,接下来...  

評分

美国著名法学家富勒先生撰写的《洞穴奇案》已经成为初入法学门径的读者首选的读物之一。这本书通过精妙的安排,使得读者能够领略到法律不一样的另一面:对于一般人而言,一个行为无非就是合法与非法两种简单的选择,只要学会法律条文自然也就懂了如何做出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判...  

用戶評價

评分

首先,就像命題作文一樣,法官們先預設觀點再強化邏輯,這樣的逆嚮思路為公正的判決帶來隱患。其次,案件中投票的細節,殺人的細節,人物之前的社會關係,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微妙的影響著最後“殺人”的結果,如果有選擇性的分析動機,或者不能覆蓋所有的細節(不可能做到)那就是不公正的引導輿論,判案不能以情代法。最後,法律的意義在於執行,終極的目的在於威懾後來人,指導後者在相似情景中做齣閤理選擇,法律是一種行為激勵機製,對於所鼓勵的結果要有清醒認識。補充兩個問題:1、思考如果死者換成嬰兒、癌癥患者、智力障礙、社會地位極低者等人士,判斷是否可套用同一體係?(平等的生命權)2、是否可以為瞭終極目的(存活)逼迫他人加入計劃,或無視反對聲音?

评分

“本書適閤的讀者是那些不熱衷於給觀點貼標簽或獵尋虛幻、對嚴肅而有意義的論證充滿興趣的人。”

评分

09年買的書,18年即將離開法律圈子時終於看完瞭。富勒的前五篇充滿法哲學的魅力,令人深深感動於法律人不摺不撓的勇氣和擔當。後麵九篇則是博人眼球般強行拗理論,如現下的法律人,浮躁強勢地標榜自我,匠氣十足。好像已經沒有人去潛心探求法律是什麼,而都在爭論法律能做什麼或是應當做什麼。嗯,翻譯好爛歐。

评分

哈佛公開課“公正”該如何是好的來源。從著名Dudley案所引發的一係列法理、道德思考……

评分

“本書適閤的讀者是那些不熱衷於給觀點貼標簽或獵尋虛幻、對嚴肅而有意義的論證充滿興趣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