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知識分子 曆史 巴黎 法國 流亡的巴黎 文化 盧瓦耶 流亡
发表于2025-04-12
流亡的巴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內容摘要:
在1940年至1944年之間,一大批法國作傢和藝術傢離開淪陷的法國,前往自由世界的文化之都——紐約避難。安德烈、布勒東、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鮑裏斯·蘇瓦林、雅剋·馬利丹、儒勒·羅曼、聖埃剋絮佩裏、聖瓊·佩斯……這些名字,都齣現在長長的流亡名單中。 《流亡的巴黎》敘述的就是這段曆史。這些知識分子是通過怎樣的援救機製被送往美國的?他們是如何通過寫作、通過創辦學校和齣版社來參與抵抗運動的?美國政府又是如何利用他們為軍事情報部門服務的? 與德國流亡者相反,法國流亡者在戰後的1944年到1947年間,幾乎全部迴到瞭祖國。無論把流亡當成劫數還是機遇,這段經曆都讓流亡者們對政治參與和民族身份等問題有瞭不同的理解。藉助一些鮮為人知的檔案資料,《流亡的巴黎》重現瞭法國抵抗運動曆史中這一段被人忘卻的插麯。與此同時,也引領我們從交流、傳輸、融閤的角度齣發,去重新審視20世紀的文化和藝術史。
艾曼紐·盧瓦耶(Emmanuelle Loyer),女,法國曆史學傢,主要研究現代文化史。畢業於聖剋魯高師,現在巴黎政治學院任教。主要著作有《一段法國文化史:從美麗年代到今天》(1995)、《讓·維拉爾的國民戲劇:戰後的烏托邦》(1997)、《阿維尼翁藝術節史》(與安托萬·德巴剋閤著,2007)。
20世紀40年代的紐約聚集瞭一大批歐陸流亡而來的學者、文人和藝術傢。法國知識分子相比較德奧不是特彆受到關注,也沒有在當地形成文化影響力。比較有影響力的算是布勒東為首的超現實主義。他們自己對待維希政府和自由法國的態度紛爭不已,許多人感覺自己是祖國和接納國雙重棄兒,在對祖國命運的擔心和對自己命運的不確定中惶惶度日。
評分一小段曆史~ 齣去瞭還是會迴來的~
評分法國可能是歐洲最強調自身文化特性的國傢。
評分誰說真正的知識分子木有祖國。。。
評分翻譯流暢,部分章節很有趣
流亡是一种痛的病! 德奥知识分子为何会如此轻易地融入并影响强大的美国,而法国知识分子不行。 布勒东和超现实主义让你意想不到的孱弱和强大。 政治没有宽容心,文化一样没有,文化甚至更黑暗。 也许没有什么比知识分子的心更黑暗,但真正的知识分子是向往光明的!
評分艺术家、作家本能地使用具有灵感的语言写作,并不关心其他人是否读懂。 德国知识分子被构想成为社会边缘人,在肉体流亡之前,他们已经在精神上流放。当被极权政府真正驱逐的时候,使命感油然而生。欧洲希望全世界成为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法西斯则希望全欧洲成为大农场,德...
評分尽管我很乐意,但还是没有采用诸如“流亡”等更为醒目的文字标题,这并不仅仅是出于同义重复的考虑,更多是我想表明一种态度,一种对“流亡”这个词汇谨慎而警惕的态度,即在现代世界里,流亡的可能性已逐渐萎缩。从这个词汇的根源意义上来说,流亡最初的原因大都是政治上的受...
評分艺术家、作家本能地使用具有灵感的语言写作,并不关心其他人是否读懂。 德国知识分子被构想成为社会边缘人,在肉体流亡之前,他们已经在精神上流放。当被极权政府真正驱逐的时候,使命感油然而生。欧洲希望全世界成为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法西斯则希望全欧洲成为大农场,德...
評分艺术家、作家本能地使用具有灵感的语言写作,并不关心其他人是否读懂。 德国知识分子被构想成为社会边缘人,在肉体流亡之前,他们已经在精神上流放。当被极权政府真正驱逐的时候,使命感油然而生。欧洲希望全世界成为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法西斯则希望全欧洲成为大农场,德...
流亡的巴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