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命運

理性的命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弗雷德裏剋•拜澤爾
出品人:
頁數:516
译者:陳曉曦
出版時間:2024-3
價格:9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72024474
叢書系列:西方哲學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哲學
  • 理性主義
  • 命運
  • 自由意誌
  • 存在主義
  • 倫理學
  • 思想史
  • 西方哲學
  • 人文主義
  • 知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後康德觀念論何以可能?

來一場18世紀末理性危機巡禮

本書榮獲哈佛大學齣版社托馬斯•J•威爾遜最佳處女作奬:

多虧瞭弗雷德裏剋•拜澤爾,我們纔得以重新認識康德的批評傢對其哲學發展的影響。拜澤爾將參與其中的哲學傢以及他們的爭議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讀者麵前,講述瞭一個與當今的辯 論有著驚人相似之處的故事。

在對18世紀最後幾十年德國哲學思想曆程的調查中,弗雷德裏剋•拜澤爾對思想史作齣瞭廣泛而細緻的貢獻……(本書)對思想史上的一個迷人時刻做瞭學術性、豐富的解讀和全景的描述。

——帕特裏剋•加德納,《泰晤士報文學增刊》(Patrick Gardiner,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毫無疑問,在未來的許多年裏,(這本書)將成為該領域的權威性參考著作,值得任何想在後康德德國哲學史中有所發現的人閱讀……對於那個“時代”,沒有比拜澤爾的《理性的命運》更好或更可靠的指南瞭。每一位後康德德國哲學的學生都會想將其收入囊中。”

——丹尼爾•布雷澤勒,《密涅瓦的貓頭鷹》(Daniel Breazeale, The Owl of Minerva)

(拜澤爾)對這一時期的分析是迄今為止最為徹底的,毫無疑問,每一個對現代哲學史興緻盎然的人都應該讀一讀。

——卡爾•阿梅裏剋斯,《哲學評論》(Karl Ameriks, Philosophical Review)

這本書寫得很好,非常吸引人。拜澤爾有這種天賦,能夠洞察另一個時代和文化的語言與問題所錶達的爭議及其背後持久的哲學實質。處理得當的哲學實質加上引人入勝的曆史細節,使得此書能夠吸引多樣的讀者。

——艾倫•伍德(Allen Wood)

本書對18世紀末理性遭遇的危機進行瞭一場巡禮,從康德到費希特之間的重要哲學傢的思想以及他們之間的論戰得以詳盡呈現,勾連起1781年康德的《第一批判》和1794年費希特的《知識學》之間的哲學發展,展現瞭哲學史上最為革命性和豐富性的思想交鋒,理性的權威在此間搖搖欲墜。

作者簡介

弗雷德裏剋•拜澤爾,美國雪城大學哲學係教授。專長為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哲學研究大傢。主要著作有《理性的命運》《德國晚期觀念論》《德國理想主義》《黑格爾》等。

目錄資訊

略縮語
引言
第一章 康德、哈曼和狂飆突進運動的崛起
第一節 哈曼的曆史和哲學意義
第二節 倫敦皈依及其哲學後果
第三節 1759 年夏:狂飆突進運動的醞釀
第四節 《紀念蘇格拉底》
第五節 康德、哈曼與樂觀主義的論戰
第六節 兒童物理學的慘敗
第七節 《袖珍美學》和 18 世紀的美學
第八節 “元批判”的起源、內容和後果
第二章 雅可比和泛神論之爭
第一節 泛神論之爭的曆史意義
第二節 德國斯賓諾莎主義的興起,1680—1786 年
第三節 關於萊辛的斯賓諾莎主義之爭
第四節 爭論的哲學意義
第五節 雅可比對理性的第一次批判
第六節 雅可比對理性的第二次批判
第七節 雅可比對信念辯護
第三章 門德爾鬆與泛神論之爭
第一節 門德爾鬆在哲學史上的地位
第二節 對理性的捍衛
第三節 門德爾鬆的噩夢,或確定方嚮
第四節 批判斯賓諾莎主義和純化的泛神論
第五節 門德爾鬆對康德的不公開批判
第四章 康德、雅可比和魏岑曼之爭
第一節 托馬斯•魏岑曼的《後果》
第二節 康德對泛神論之爭的貢獻
第三節 魏岑曼迴應康德
第四節 雅可比對康德的攻擊
第五章 赫爾德的心靈哲學
第一節 赫爾德與 18 世紀的心靈哲學
第二節 赫爾德的《論語言的起源》
第三節 哈曼與赫爾德關於語言起源之爭
第四節 赫爾德的發生學方法
第五節 赫爾德的活力論原則
第六節 康德與赫爾德的爭執
第七節 康德與赫爾德之爭以及“第三批判”的由來
第八節 赫爾德與泛神論之爭
第六章 對洛剋主義者的批判
第一節 通俗哲學:運動的草描
第二節 洛剋主義者反康德運動的大事記
第三節 伽爾韋事件
第四節 兩位早期的批評者:塞勒與蒂德曼
第五節 洛剋學派的首領費德爾
第六節 費德爾的圈子:蒂德與瓦斯豪普特
第七節 好牧師皮斯托留斯
第七章 沃爾夫主義者的復仇
第一節 沃爾夫主義運動的主旨
第二節 革命與反動
第三節 沃爾夫學派對形而上學的捍衛
第四節 康德身邊的荊棘——烏爾利希
第五節 圖賓根的棘手人物福萊特
第六節 普拉特納的元批判懷疑論
第七節 埃伯哈特的公開辯論
第八節 沃爾夫主義運動的後果
第八章 萊因霍爾德的基礎哲學
第一節 萊因霍爾德的曆史地位
第二節 萊因霍爾德與康德的早期爭論
第三節 萊因霍爾德的《論康德哲學》與批判哲學轉嚮
第四節 通往基礎哲學之路
第五節 萊因霍爾德對康德的批判與基礎哲學的目的
第六節 萊因霍爾德的方法論
第七節 萊因霍爾德的現象學計劃
第八節 萊因霍爾德的意識命題與新錶象理論
第九節 基礎哲學的危機
第九章 舒爾茨的懷疑論
第一節 舒爾茨的曆史意義與影響
第二節 舒爾茨的元批判懷疑論
第三節 批判萊因霍爾德
第四節 對康德元批判
第五節 舒爾茨的懷疑論的力量與弱點
第十章 邁濛的批判哲學
第一節 邁濛的曆史意義與他思想的統一性問題
第二節 邁濛的懷疑論
第三節 無限知性的理念
第四節 微分理論
第五節 新的時間和空間理論
第六節 批判的中間道路
第七節 消除物自體
第八節 邁濛的先驗邏輯
第九節 可確定性原則
第十節 邁濛與萊因霍爾德的爭論
第十一節 邁濛對戰舒爾茨
結 論
參考文獻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理性撼动了道德和宗教的根基并滑向虚无主义的深渊,针对理性的元批判因此就显得尤为必要:康德所忽略的恰是批判如何可能的问题,而这就是后康德哲学的出发点。理性绝非自然法则的例外,因而必然受制于自然欲望与本能,从而丧失了自身的自主性。 Hanmann 哈曼通过引出语言哲学以...  

評分

理性撼动了道德和宗教的根基并滑向虚无主义的深渊,针对理性的元批判因此就显得尤为必要:康德所忽略的恰是批判如何可能的问题,而这就是后康德哲学的出发点。理性绝非自然法则的例外,因而必然受制于自然欲望与本能,从而丧失了自身的自主性。 Hanmann 哈曼通过引出语言哲学以...  

評分

Jacobi 雅各比借由莱辛复兴斯宾诺莎主义的“泛神论”并与门德尔松相争执;他是真正的非理性主义者:他热衷于理性和信仰的冲突,因而不同于哈曼,后者要求严格确保理性与信仰各自的独立性。哈曼只是认为理性不可能在不超出自身限度的情形下去证伪神的存在,雅各比却认为理性只会...

評分

理性撼动了道德和宗教的根基并滑向虚无主义的深渊,针对理性的元批判因此就显得尤为必要:康德所忽略的恰是批判如何可能的问题,而这就是后康德哲学的出发点。理性绝非自然法则的例外,因而必然受制于自然欲望与本能,从而丧失了自身的自主性。 Hanmann 哈曼通过引出语言哲学以...  

評分

理性撼动了道德和宗教的根基并滑向虚无主义的深渊,针对理性的元批判因此就显得尤为必要:康德所忽略的恰是批判如何可能的问题,而这就是后康德哲学的出发点。理性绝非自然法则的例外,因而必然受制于自然欲望与本能,从而丧失了自身的自主性。 Hanmann 哈曼通过引出语言哲学以...  

用戶評價

评分

原書尾注改為瞭頁下注,代價是沒有邊碼,但索引是按照中譯頁碼來的。紙質不錯,內容自不必說,一本的確填補瞭空白的思想史讀物 “本書的撰寫是源於一份堅定的信念,即我們對英語世界中哲學史的認識還存在嚴重的空缺。1781-1793年間——從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齣版至1794年費希特的《全部知識學的基礎》誕生——對許多人而言仍存在許多未知領域。但這一時期卻是現代哲學史上最具革命性且想象力最豐富的時代之一,所以,這是一個巨壑。這個時代的哲學傢們打破瞭現代笛卡爾式傳統的兩大支柱:理性的權威和認識論的首要地位。他們也見證瞭啓濛運動的衰落、康德哲學的完成以及後康德觀念論的開始。所有這些事件都是哲學史上不容忽視的,應予以最詳盡的考察。”

评分

這本書寫得很好,非常吸引人。拜澤爾有這種天賦,能夠洞察另一個時代和文化的語言與問題所錶達的爭議及其背後持久的哲學實質。

评分

英文好看,沒讀中文翻譯

评分

這本書寫得很好,非常吸引人。拜澤爾有這種天賦,能夠洞察另一個時代和文化的語言與問題所錶達的爭議及其背後持久的哲學實質。

评分

原書尾注改為瞭頁下注,代價是沒有邊碼,但索引是按照中譯頁碼來的。紙質不錯,內容自不必說,一本的確填補瞭空白的思想史讀物 “本書的撰寫是源於一份堅定的信念,即我們對英語世界中哲學史的認識還存在嚴重的空缺。1781-1793年間——從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齣版至1794年費希特的《全部知識學的基礎》誕生——對許多人而言仍存在許多未知領域。但這一時期卻是現代哲學史上最具革命性且想象力最豐富的時代之一,所以,這是一個巨壑。這個時代的哲學傢們打破瞭現代笛卡爾式傳統的兩大支柱:理性的權威和認識論的首要地位。他們也見證瞭啓濛運動的衰落、康德哲學的完成以及後康德觀念論的開始。所有這些事件都是哲學史上不容忽視的,應予以最詳盡的考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