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一代國學大師,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奬被提名人。著有《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等,並將孔孟老莊哲學和陶淵明、李白、蘇東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學作品英譯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傢,也是集語言學傢、哲學傢、文學傢於一身的知名學者。
《蘇東坡傳》內容簡介:過去童子時讀古文,所讀傳記文字,都是短篇,如《史記》的《刺客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最長的也不過《項羽本紀》。唐代傳奇如《虯髯客傳》、《長恨歌傳》則是小說,去真正史實太遠。唐宋以至清代古文的傳記文仍是短的散文。中國傳記文章之長至排印成冊者,似乎是開始於現代,但為數不多,其中,《蘇東坡傳》(111e Gay Genius)這類文學創作之齣現,與過去之曆演義小說不能說毫無關係,但所受的直接影響,還是來自西方的傳記文學,在英文著作中如James Boswell的Life of Samuel Johnson。Giles Lytton Strachey的Queen Victoria,Life of Abraham Lincoln,The Life of Henry George等皆是。以中國曆史之長、史料之富,寫名人傳記的背景和基礎,可算極為有利。像林語堂先生這兩本名人傳記寫得實在好,但可惜我們所擁有的這類書實嫌太少。是否我們的學者作傢能接著再寫齣幾本來?真令人延佇望之。
这是大学语文老师,对苏东坡的评论,我认为再合适不过了。 1036年,苏东坡降生,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世人发出了“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的感慨。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熙宁(1068-1085)年间,因与王安石新法的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評分1. 初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约在1997年,当时读的是上海书店1989年的繁体竖排本。后来买过五、六个不同版本,其中中文的大都是张振玉译本,英文的有美国John Day公司的原版,也有外研社的引进版。有些朋友知道我喜欢这书,又送我几个不同版本。最近读的宋碧云译本《苏东坡传》...
評分林语堂的英文是相当不坏的。几年前曾读过他译的《兰亭集序》英文,里面很有几条妙译,达意而不晦涩。 然而其中文写作往往油滑,浅俗,令人不堪。给人印象是小有才而懒,凡事应付得光鲜圆通即可,不愿多想一层,发人所不能道,所以少有值得掩卷太息的真知灼见。 本书对苏轼,...
評分1. 初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约在1997年,当时读的是上海书店1989年的繁体竖排本。后来买过五、六个不同版本,其中中文的大都是张振玉译本,英文的有美国John Day公司的原版,也有外研社的引进版。有些朋友知道我喜欢这书,又送我几个不同版本。最近读的宋碧云译本《苏东坡传》...
評分從一篇節選中生齣瞭興趣,卻沒想到開始瞭數月的拉鋸戰。大師寫大師,有趣的人寫有趣的人,更沒想到竟然能這麼無聊。全書並沒有多少料,似乎藉蘇東坡闡述自己一些政治、藝術方麵的看法,甚至有對養生、地理的描寫。再加上文言文基本看不懂,還有些低級錯誤也影響閱讀,比如《水滸傳》名字打錯,清末的吳三桂等等。
评分“學士是滿肚子的不閤時宜”
评分在那個朝政風嚮左右搖擺的年代,蘇東坡或被放逐,或被謫貶,卻因此得以走遍中國大江南北。在這種顛沛流離的歲月中,他的樂天、豁達和幽默感反而日益爐火純青。從性格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上來說,林語堂與蘇東坡是一類人,由他來為蘇東坡寫傳是再閤適不過瞭。
评分始終是寫給外國人看的
评分好男人都是彆人的TT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