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年生于靠近特立尼达西班牙港的chaguanas。他家是来自北印度的移民,祖父供职于一家甘蔗种植园,父亲是一名记者。
1950年,18岁的奈保尔获政府奖学金,来到英国牛津大学专攻文学。大学期间,他的小说屡屡遭到退稿。父亲的帮助和鼓励使得他矢志不移的坚持创作。1953年,他的第一部小说 出版了。这年,他的父亲去世。奈波尔出版的《父子之间》收入了两人的往来书信。1953年成为自由赚稿人。1954-1956年,担任BBC“加勒比之声”的栏目主持人。
1990年,他得到英国皇室的封爵,1993年,成为英国戴维-柯翰文学奖的首位获奖者,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奈保尔的作品主要由长篇小说和短篇故事构成,也包括一些记实性作品。他是一位世界主义作家,他认为这源于自己无根的状态。他对于特立尼达文化和精神的贫乏感到悲哀,他感到与印度的疏离,也不能认同与支持英格兰这个前殖民势力的传统价值。另外,他还批评印度尼西亚、伊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非阿拉伯国家中的穆斯林原教旨主义……总之,阴郁、苦涩、辛酸、对社会黑暗毫不妥协,这就是奈保尔的风格。
在奈保尔令人赞叹的五十年职业生涯中,他的写作一直致力于追求真实,这赋予了他的作品一种独一无二的明晰性与才华。在《作家看人》(A Writer's People)中,他对我们思考、观看与感知方式的探索,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明晰,并掺进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
这部非凡的著作所反映的,是一个知识分子深深涉入的那种“严肃认真的旅行者”所面对的同化带来的挑战,对这个旅行者来说,单一的世界观是不可能存在的。奈保尔在本书中写了古典的时代——我们还保留着的,我们已经遗忘了的——以及最近的过去。人物类型各异,比如甘地、德雷克·沃尔科特、福楼拜等,在他富有同情心的笔下都被细细描摹,同样被细细描摹的还有他在特立尼达的早年生活,他家族史中的沉默,以及安东尼·鲍威尔与弗朗西斯·温德姆在他初涉文学圈时所扮演的角色。
部分是沉思录,部分是回忆录,文笔兼具优雅与揭示性,《作家看人》以一种饱含温和、幽默与感情的特殊洞察力,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位当代最伟大作家之一的心灵。
奈保尔是小说家,但是也写了不少非虚构作品,至今在数量上恰好与小说(集)数量持平,都是14本。奈保尔2004年推出《魔种》后,已经宣布不再写小说,《A Writer’s People》则是他最近的非虚构作品(2007年出版)。 奈保尔一向的非虚构作品以游记为主,最近的三本(The Writer ...
评分(偷个懒,把我看完原著写的读书笔记在译本这里贴一下) 奈保尔是小说家,但是也写了不少非虚构作品,至今在数量上恰好与小说(集)数量持平,都是14本。奈保尔2004年推出《魔种》后,已经宣布不再写小说,《A Writer's People》则是他最近的非虚构作品(2007年出版)。 ...
评分我觉得这本书就是个关于一些回忆,以及写作。 当中有很多关于写作的内容,比如是怎么开始写小说的,一些朋友和作家的小说的好坏,对福楼拜《萨朗博》和《包法利夫人》的叙事学比较。 他认为《包法利夫人》细节鲜活自然,来自作家的头脑和记忆,另一套来自书本等。两本书不一样...
评分奈保尔在《看,这个世界》的扉页写着:献给女儿。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句戏言。这位深具移民印记的作家,写的几乎所有文字都有着某种漂泊感和无根感,他似乎一直在寻找什么,不停地观察、记述,但其间并不携带任何寻找答案的急迫感。奈保尔通过描写自己经历的事件、去过的地方、见...
评分在地铁上断断续续看完。
评分作家看人,他看作家。
评分在地铁上断断续续看完。
评分作家看人,他看作家。
评分你从过去走来,再慢慢把当下走成过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