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仁恕,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明清以来的城市史、社会文化史。著有《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优游坊厢: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闲消费与 空间变迁》《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等。
茶馆、菜馆、烟馆、旅馆,为何会在沦陷后的苏州愈加兴盛?这些繁荣表象的背后隐藏了什么?
沦陷区的百姓又是如何度过那动荡的八年?对伪政权统治沦陷区又该如何进行评价?
本书对焦沦陷区城市中的普罗大众,揭示战争阴霾与畸形繁荣交织下的城市生活真相。
【图书简介】
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这个过去被视为人间最富庶的天堂,在中国对日抗战期间遭受摧残,已不再是过去的景象。这动荡的八年,身处沦陷区的苏州百姓是如何度过的?
本书透过苏州的茶馆、菜馆、旅馆与烟馆等四种休闲行业的研究,呈现抗战时期苏州“畸形繁荣”的城市生活,扭转了过往对沦陷区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工商与金融萎缩等的既定印象。同时从大时代的城市看人民的日常生活,亦从畸形的繁荣见民众的消费习惯与集体心态。此外,作者通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本书看点】
1.城市史、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新近力作,少有的沦陷区城市生活史,为观察20世纪中国的沦陷区城市特征提供了一扇窗户。
台湾著名明清史专家巫仁恕先生聚焦身处沦陷区百姓动荡的八年生活,通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2.以小见大,视角独特,从公共生活的常变兴衰,再现长期为人忽略的沦陷区百姓生存面貌。
从社会文化史以及市民大众的角度出发,透视茶馆、酒菜馆、旅馆及烟馆这些具体而微的物质空间,揭露沦陷区城市“畸形繁荣”的风貌,挑战长期以来读者对沦陷区城市的既定认识。
3.史料丰富扎实,视野广阔。
作者以大量的档案公文、新闻报道、地方文献、口述史料为基础,综合当地知识分子的私人日记,细节丰富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4.一部眼光向下的民众生活史,让我们看到抗战时期苏州城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从某个方面说,大凡历史著作,其叙述方式大体分“点”和“线”两种。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大多数是关于“时间线”的,即便不是“通史”或“断代史”,也是某一段时间的历史。而对历史上某一个“节点”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如黄仁宇著名的《万历十五年》,研究的是当时若干当权人...
评分巫仁恕的《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不算是他新的论著。早在2017年,此书就以繁体台版面世。有意思的是,不管是繁体版还是这本简体版,目前在豆瓣评价(且当均已读)人数相当,但给出的分数却有明显的差别。 阅读繁体版的读者们对其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分析能力...
评分选择一本书开始看,有许多偶然因素。 下单买这本《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使用的主要史料,是抗战时期苏州刊行的两种小报——《苏州新报》(1938-1941)与《江苏日报》(1941-1945),以及相关同业公会档案、当时出版的导游书,很想...
评分 评分精致的(社会)生活史研究。大略是,如同战时的重庆一样,汪伪时期的省政府和有关军政机关设在苏州,促进了苏州城市的复兴,造成了战时的「繁荣」。所用的材料大多来自于当时的报纸和生活类杂志,可能会让研究显得有些干瘪或者偏颇,不过一流学者在写作时「扬长避短」的工夫,在此也可窥见一二。
评分看中国史,我们关注的是帝王将相,看世界史,我们关注的是王公贵族。极少有学者把眼光降下来,研究一下包括平时和战乱的不同历史时期,平民百姓是如何生活的。本书关注的是苏州沦陷的八年内,尤其是汪伪政权当政的五年内,苏州的城市生活。本书集中探讨苏州的“四馆”,关注平民,关注普罗大众,使得本书更有价值。
评分提到富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北京、西安、南京、开封……这些城市必然榜上有名,当然,除了这些曾经是古都的时候,必然有苏州与杭州,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也。然而数千年历史的延续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现在的这情境,将视线拉近到现代,你会发现中国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对中国的深刻影响,抗日战争时期遭受了摧残的这个景象让我们记忆深刻但是又实在让人叹息不已。如果从现代史的角度来看人民的日常生活,而所谓的“四馆”分别为茶馆、菜馆、旅馆以及鸦片烟馆,从这“四馆”的变迁里,你会看到那个时代里的百姓的生活依然繁荣,只是底层百姓生活的惨痛和凄凉,却让人实在不胜唏嘘。如果你来看《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你也会感慨这《劫后“天堂”》已经不仅仅只是历史感慨了。
评分茶、菜、旅、烟四馆的浮世绘勾勒,对教科书上的定调有所纠偏,呈现出历史的庸常而灰色模糊的地带,但基本不见“人”影。
评分太浅了点,前后重复内容过多,视角不错但无新鲜解读和观点,一篇论文足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