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胜

制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维克托·戴维斯·汉森(Victor Davis Hanson),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马丁和伊莉·安德森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专注于古典历史和军事历史研究。著有《杀戮与文化》(2016年由甲骨文推出中文版)等。现居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塞尔马。

【译者简介】

张炜晨,武汉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旅游、摄影的理性派工科男。著有《战场决胜者:史上最不可思议的战役复盘》(1—3册)、《战场决胜者:统帅、战士和罪魁》(上下册)等,译有《美国独立战争军服、武器图解百科1775—1783》、《西班牙摩尔人和地中海巴巴里海盗的故事》(合译)等。

出版者:
作者:[美]维克托· 戴维斯·汉森(Victor Davis Hanson)
出品人:甲骨文
页数:832
译者:张炜晨
出版时间:2022-3-1
价格:148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89194
丛书系列:甲骨文丛书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 盟国为何能在二战中取胜?

★ 这部军事史上的鸿篇巨制耳目一新地重释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杀戮与文化》作者维克托·戴维斯·汉森新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战争。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场冲突在如此多样的地域内发生,或采用了如此多种不同的作战方式——从空袭伦敦,到缅甸丛林战,再到利比亚的坦克对决。

通过研究战斗如何在天空、海洋、陆地展开,《制胜》阐述了特质截然不同的战士之间进行的厮杀,以及这些差异极大的战斗又是如何汇总成一场相互关联的全球战争。维克托·戴维斯·汉森回顾了人类3000年的军事历史,认为尽管这场战争披上了工业化的新外衣,惨无人道地造成6000万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但其起因和地缘关系与以往相比并无不同。种族和文化优越论等古老观念经过重新表述之后,引燃了这场全球血战。轴心国虽然精心准备,可以打赢有限的边境冲突,不过一旦陷入全球大战,就毫无获胜希望。苏联人的鲜血、美国人的力量和英国人的智慧交融在一起,最终以丰富的人员物资和先进的武器技术打败了轴心国。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以往关于二战历史的书数不胜数,每年仍然有不少的出版物面世。但是始终觉得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全部,想要了解一段历史必须多方查找,总会有一些你不知道的事实掩藏在未被发掘的角落。 维克托·戴维斯·汉森这次的《制胜》就略微显得有所不同。时间线叙述的历史,我们已经看得很多...  

评分

《制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与略》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史,而更接近于一本关于二战的统计和分析学史,这一特征在专著开篇的地图和图表中就已初见端倪,继而更是在行文大量充斥的数据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方面展现了作者作为历史学家出色的搜集和考据能力,但大量史实...  

评分

在作者戴维斯·汉森看来,于战争史纬度上,骑兵堪与空军并驾齐驱。 理由源于清晰的西方记忆,对于欧洲中心者来说,蒙古西征始终都是难以忘却的历史噩梦。 历史上的蒙古帝国军队长途远征,攻城略地,一方面骑兵狂飙突进,融合马鞍、马蹬以及精良的冶铁技术和短期后勤优势,在旷...  

评分

在作者戴维斯·汉森看来,于战争史纬度上,骑兵堪与空军并驾齐驱。 理由源于清晰的西方记忆,对于欧洲中心者来说,蒙古西征始终都是难以忘却的历史噩梦。 历史上的蒙古帝国军队长途远征,攻城略地,一方面骑兵狂飙突进,融合马鞍、马蹬以及精良的冶铁技术和短期后勤优势,在旷...  

用户评价

评分

维克托.戴维斯.汉森的这本《制胜》用宏大的视角分析二战交战国在战略、战场、动员、生产、后勤等方面的各自的优劣势,最终回答了一个问题:盟国为什么能赢?核心结论是盟国赢在了生产力的进步,由装备物资方面的形成的压倒性优势最终左右了战争走向,而非靠单纯的某场战役或某个人的决策决定最终结果。本书以数据、论证为主,也包含了一些复盘推演,纵览古今,旁征博引,史料精炼,但叙事性故事很少,有一定的阅读门槛。书中不乏西方中心主义和浓厚个人色彩的观点,译后记有详细点评,建议带着译者的问题入手,这样读起来印象更深刻。

评分

稍微抬高英美,贬低苏联了:其实英美苏在击败轴心国上都是不可或缺的

评分

不同于别的二战题材的书,本书并非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行文,也不会对所有战区战役历史面面俱到。而这本书,主要是以特定的战役为例,更多关注战争的动因方式和地点做出和明治和愚蠢的选择。研究不同战区、不同对手和不同战斗模式最终如何将诸多冲突定义为同一场战争。通过这本书,让我对于二战有了更加鲜明的认知。

评分

优缺点同样突出的作品。 优点:作者展现了自身在古典历史与军史研究两方面的深厚学养,在盘点空军、海军、炮兵及坦克部队,军事人才选拔及领导人素养,工业生产规模和人员组织能力以及对二战后的格局悖论都有不俗见解,装备、兵战、思维直溯古战,精准生动,脉络清晰。对于骑兵与空军(反骑兵与V型火箭?—杀伤力与精确性弱),坦克联接处让人击节赞叹! 缺点:一如既往的“西方中心论”,漠视中混杂着种族主义,对东方的轻慢不屑一如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在决策层面以己方道德为标杆,推敌方智力高下做变量,不免有失水准。 建议结合《恐惧与自由》、《竟逐富强》两本共读。

评分

二战各种问题的分析,透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