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诗词背后的历史时空,书写古今联结的苍茫世界
鲁奖作家李修文的最新散文集。这一次,作家以自己的风格与角度解读中国古诗词,独具韵致。与其以往创作不同,这一次他向着历史更深处行进,走进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元稹等人的世界,写他们人在江湖的无奈与感叹,写他们犹在笼中的挣扎与艰辛,不仅为今人展现这些诗句的心血与道路,更体悟他们意在言外的人生感怀。作家试图透过这些古诗,以自身的真性情体味古人心意,透视古往今来的人生苍茫,探索文章千古事的真髓本意。
我有一瓢酒 可以慰风尘 ——读李修文《诗来见我》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璀璨的明珠,从先秦到汉唐再到明清,那些诗词见证记录着这个民族从稚嫩到成熟到走向伟大的每一个阶段,所以说诗词中有着中华文明的源头与流经的所有道路。在中国,每一个想要走得更远的作家,似乎都要从诗...
评分 评分庄子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之遇也。”这本书的好,就是让千百年前的古诗词与我们的生命,仿若旦暮之遇。 千百年过去了,那些诗词背后的人并未逝去,是我们的同时代人,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与我们同在一个世界,由诗词构筑的世界。诗歌由此拓宽和加深我们的生命...
评分 评分修文兄寄赠,去成都的飞机上读的,文字很稠密,读得就慢,来回两趟航班才读到一百四十多页《致母亲》一篇,泪流满面。人在穷途末路或洋洋得意之时,总是会想去生命原初最亲近的人那寻求抚慰或者分享快乐吧。
评分读到作者妈妈在吃开水泡饭,想起自小有段时间,家里揭不开锅,和母亲天天吃粉子粑粑煮水,寡淡,无味,母亲为了缓解口感,往往加重盐来调合。
评分结合自身十几年颠沛流离的底层经历,去解读古典诗词,真切动人,也有过度解读之嫌。使我感动的是作者的真诚,即便年岁渐长,记忆力下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依然坚持对诗歌的死记硬背
评分哇塞 原来写东西毫无画面感也能成为作家
评分感同身受的时刻,古时的明月照亮今日的人生关卡。也喜欢他笔下一个个终生在泥尘里打滚但仍尝试用文字留下些许生命痕迹的人。#“你的朋友,马三斤。”“你的朋友,李修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