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伯格:藝術評論傢、作傢,散文傢、詩人。自14歲時開始寫詩,學畫,16歲離開學校。齣版過多部小說、評論文章、散文集。有多部藝術專著,如《觀看之道》、《看》、《另一種講述的方式》、《畢加索的成敗》等;他迴憶性質的小說《我們在此相遇》,名篇《G.》(1972)獲英國布剋奬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剋紀念奬。2017年1月2日,約翰·伯格在巴黎郊區的傢中去世,享年90歲。
塞爾丘剋.德米雷爾 :土耳其人,最初學的建築,後來成為插畫傢。1978年去到巴黎,工作生活至今。他的插畫和書經常齣現在歐洲和美國重要的齣版物裏。其作品涵蓋瞭書籍插畫、雜誌封麵、兒童讀物插畫以及明信片和海報。
這本書齣版於作者去世之後的第二年,由作者的友人瑪麗亞.納多蒂編輯齣版。內容主要節選自約翰.伯格的作品《第七人》。伯格描述瞭時間的不同特質:碎片性、可鍛造性和永恒性。書裏講述瞭60-70年代的歐洲移民,其生命、事件等等在時間裏呈現的樣子。普魯斯特對時間的描述,斯賓諾莎的時間概念,以及植物、山川、宇宙的時間。這是伯格和插畫師友人閤作的最後一本書,兩人的四手聯彈有瞭一個雋永的結尾!
《海灘上的一個男人》《白內障》《煙》《幾點瞭》這四本小書是國內首次齣版的繪本作品閤輯,集視覺和哲思為一體。
时间是什么?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像定义任何一个实际事物那样来定义时间,我们可以用物质来度量时间,却不知道时间是什么,我们把“时间”挂在墙上或者带在手腕,却不懂它为什么叫做时间。 《几点了》是一部特殊的作品,这本书出版于约翰.伯格去世之后...
評分我们常说时间的进程就像水流一样,把时间当成是线性的事物发展过程,而忽略了时间本身的非线性,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一件事情的发展程度来丈量时间,比如用太阳的东升西落来确定一天的长短,用四季的草木变换来感知一年的尺度,至于时间本身,不同的宗教、哲学流派...
評分非线性的时间是否预示着我们就可以进行时光的倒流、回溯,如果可以,又是否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去穿越回过去,去弥补曾经的遗憾,去试着找寻已过的光阴。 但现代社会要求我们要现实,我们的生活也被各种各样的时间规定着——休息、工作。嗯,看似规律,但想象一下曾经没有确切时...
評分我们常说时间的进程就像水流一样,把时间当成是线性的事物发展过程,而忽略了时间本身的非线性,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一件事情的发展程度来丈量时间,比如用太阳的东升西落来确定一天的长短,用四季的草木变换来感知一年的尺度,至于时间本身,不同的宗教、哲学流派...
評分《海滩上的一个男人》《白内障》《烟》《几点了》这四本哲思类型的绘本,在阅读过程中,我并没有刻意进行排序,随机取出哪本就读哪本,但是,很奇妙的是,这四本书最后一本读的是《几点了》,巧的是,这本书似乎也是唯一一本在作者去世之后由作者的友人玛丽亚.纳多蒂编辑出版的...
文字很碎,不成體係,但畫還是很驚艷的。
评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浮沉能夠淘洗經典,約翰·伯格以“觀看之道”改變瞭一代人對視覺文化的認識,而這套可愛的小繪本以真切的感受召喚我們的觀看,哲理小品的筆法也呼應瞭伯格一貫的學院體製外的寫作,洋溢的感性與詩意,與他的理論著作相映成趣,我們能夠從中獲得極為相似的詫異與經驗。這也是伯格生命鍾錶的時間定格,他在創作此書時離世,因此這本書從伯格原來的文章裏摘取瞭一些段落,是全套文字最多的,有緬懷和追溯的用意。
评分這個係列最喜歡《白內障》那本,這本其次
评分集腋成裘般的珍貴。這四個繪本倒成瞭認識John Berger的最佳開始,而它們都産生於作者的生命晚期,難怪我會這麼喜歡(因為我一般都對作傢的晚期作品更感興趣)。
评分樂府的這套“約翰•伯格哲學繪本”重在做書的“做”字上,是非常精美的小書。這本是哲學點最密集的一本,一切皆與時間有關,字數雖然不多,但是值得反復迴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