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斯·達特內爾(Lewis Dartnell),萊斯特大學和英國航天局(UKSA)研究員,也是屢獲殊榮的科普作傢。他1980年生於英國倫敦,畢業於牛津大學生物學係,後在倫敦大學學院獲得天體生物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天體生物學和火星微生物生命的研究。在科研工作以外,他齣版過多部科普作品,包括《宇宙中的生命》《我的太陽係旅遊指南》《原點:地球如何塑造我們》等。此外,他經常為《衛報》《泰晤士報》《新科學傢》等媒體撰寫科普文章,也主持過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多檔科普節目。
假如我們熟知的世界已經消亡,關鍵問題是:下麵該怎麼辦?
·
這是一場極富科學想象力的思維實驗,寫給假設中的世界末日幸存者,作者達特內爾不僅探討瞭讓我們如何在大災難後的幾周裏活下去,更介紹瞭恢復人類文明所需的非常基礎,卻極其重要的知識精華:從如何重新發展農業、喂飽肚子,到怎樣提煉礦物、製造藥品和生産工具,再到鋪設電網、發展交通等。在科學昌明的今天,當遇到全球性的災害、瘟疫,或沉浸於文明的便利時,我們也許更應思考一下,假如文明瞬間崩潰,我們該何去何從。"
末日生存是个十分有趣的思想实验,对于这一设想我们乐此不疲,各种电影小说,比起这些侧重描写末日后的残破人类的脆弱,显然这部书更“务实”,从基本的保命技能到提高生活品质到后期重建人类文明,不疾不徐一一道明。 作者设想了几种末日情节,从最坏的核冬天末日,到只是大批...
評分“人类第一次对地球造成显著的影响是在大约一万年前。 当时全世界大约一半的大型哺乳动物突然消失了—懂得团队合作、掌握了石斧和石制矛尖等高级狩猎技术的我们,是促成这次灭绝的首要嫌疑人。 接下来的一万年时间里,随着人类定居并清理居所周围的土地,地中海周围和北欧的森...
評分今日百科手册 末日生存指南 近几年的电影和文学,常常以末日逃生为切入点,灾难片花式来袭,来自外星异种的能量攻击,莫名爆发的丧尸疫情,神秘组织的蓄意毁灭,于是我们也跟着主角一起经历了人间悲喜,大难逃生,为求得一张...
評分“遗址在我心中投下巨石。万物自无中来,向无中去,一切终将消逝,只有世界继续,时间永恒。我总能看到周围的事物宣告逝去,使我只能对正在发生的一切全盘接受。峰峦拔地而起,森林被夷为平地——与之相比,我短暂的存在渺若微尘。” 1767年,狄德罗在沙龙随笔中如此写道。与...
評分收集物資方麵的建議也許可以參考,如拆卸汽車發動機、燃料收集、木材乾餾、幾種堿;發展方嚮則並不具操作指導意義,更傾嚮於迴顧科技發展史,尤其是醫藥篇,幾乎毫無實際意義。
评分微信讀書看的,可以為移民火星提供改造方案
评分看完瞭隻想毀滅
评分打著末世噱頭的技術史,或者說是百科全書。它並不是想告訴你如何真的在末世中生存下去,而是在闡述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到底是如何運行的。
评分世界末日帶上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