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羅(Pietro De Laurentis),意大利漢學傢,獨立學者。1977年生於意大利,2007年獲得拿波裏東方大學漢學博士學位。曾在拿波裏東方大學擔任研究員,執教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中國文學史等課程。畢羅熱愛書法研究和實踐,從1998年首次來華留學以來,與中國學術界保持密切聯係,並且頻繁在全國進行實地考察和專題演講。
本書是介紹名碑《集王聖教序》(立於673年1月1日,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的著作,也是意大利漢學傢畢羅專門研究《集王聖教序》的最終總結。《集王聖教序》巧妙地融入瞭中國曆史上三位影響力甚大的人物——玄奘、唐太宗李世民和書聖王羲之的事跡。太宗、高宗王朝的中國已經非常繁榮,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首都長安是充滿著國際氣息的大都市,同時漢人文士也具有開放包容的性格,書法作為漢人文化獨有的藝術,理所當然也會受到當時的文化氛圍的薰染。本書一方麵以嚴謹的文獻基礎與閤乎邏輯的推理,論述瞭《集王聖教序》的立碑動因和曆史環境,另一方麵對此碑的製作和書法特徵做瞭逐字地探討。
意大利青年汉学家毕罗(Pietro De Laurentis)先生的中文书学专著《尊右军以翼圣教》,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王羲之研究的最新成果,学术个性独特,值得关注。 今年5月,在“王羲之与二王学的构建”的“绍兴论坛”上,毕罗作了《从唐代集字碑看王羲之书法作品的存亡》的...
評分意大利青年汉学家毕罗(Pietro De Laurentis)先生的中文书学专著《尊右军以翼圣教》,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王羲之研究的最新成果,学术个性独特,值得关注。 今年5月,在“王羲之与二王学的构建”的“绍兴论坛”上,毕罗作了《从唐代集字碑看王羲之书法作品的存亡》的...
評分 評分意大利汉学家毕罗(Pietro De Laurentis)的生活方式,从各个角度来看,都会让大多数中国人感到亲切。他的中文口语极为准确、流畅,让人几乎分辨不出他是外国人,此外,他已经用中文发表了若干篇论文,并且出版了一部专著。他热爱书法,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来中国留学时就已拜...
評分意大利汉学家毕罗(Pietro De Laurentis)的生活方式,从各个角度来看,都会让大多数中国人感到亲切。他的中文口语极为准确、流畅,让人几乎分辨不出他是外国人,此外,他已经用中文发表了若干篇论文,并且出版了一部专著。他热爱书法,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来中国留学时就已拜...
單文本該有的係統、流變與影響實際上是比較完備瞭,集王序的意義要更為復雜和微妙,書道最早應是士藝,然後主要是吏技,儒吏混一後從小技變成大藝,成為大藝後纔得到諸教的重視,尤其得到重視展示藝術的佛教關注。在成為藝術商品前,宗教性是許多碑刻流傳的重要原因。藝術依靠宗教來附生,就像宗教依靠政治來延續一樣。而對觀賞對象的層次劃分其實是比較睏難的,需要明白其立場代錶和普適程度,似乎這些很少有人願意或者能夠做齣較係統的概念辨析。最後,值得慶幸本文沒有沒使用愚蠢的“紀念碑性”這一概念。
评分作者很認真。懷仁是位很有個性的書傢? 第三章四章可讀。其他論證稍顯粗疏。個彆推論讓人驚愕。 送人前過瞭一遍,結果發現人傢都寫書評瞭……
评分我有偏見。
评分對照著《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字帖看完瞭這本書,分析細緻在理,重視數據對比,可讀性強,敢於下結論(是否完全正確另論)而不和稀泥,這點比國內學者強。作者大約是直接用中文寫作此書,有一些明顯的錯誤,例如170頁,將“公元前”寫成“公園前”,硬傷。
评分細緻+探索跨學科視野下的中國書法研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