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羅(Pietro De Laurentis),意大利漢學家,獨立學者。1977年生於意大利,2007年獲得拿波里東方大學漢學博士學位。曾在拿波里東方大學擔任研究員,執教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中國文學史等課程。畢羅熱愛書法研究和實踐,從1998年首次來華留學以來,與中國學術界保持密切聯系,並且頻繁在全國進行實地考察和專題演講。
本书是介绍名碑《集王圣教序》(立于673年1月1日,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著作,也是意大利汉学家毕罗专门研究《集王圣教序》的最终总结。《集王圣教序》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历史上三位影响力甚大的人物——玄奘、唐太宗李世民和书圣王羲之的事迹。太宗、高宗王朝的中国已经非常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首都长安是充满着国际气息的大都市,同时汉人文士也具有开放包容的性格,书法作为汉人文化独有的艺术,理所当然也会受到当时的文化氛围的薰染。本书一方面以严谨的文献基础与合乎逻辑的推理,论述了《集王圣教序》的立碑动因和历史环境,另一方面对此碑的制作和书法特征做了逐字地探讨。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预存问题去采集和运用史料,如何借助史事解读去追寻文本诞生的历史情境,如何基于有限的记载进行一种理想化的推断,如何以敏锐的直觉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文本自身携带的多重信息和意义。不过,考证者只能在不甚充足的证据面前承认历史认知的限度。 作者怀...
评分书很薄,若不过分追究,两个钟头可以很充裕地读完。由此也略微有些失望,原本以为是一项更加丰富的研究,比如传播、接受与观念之类,但也许是由于已经有相关的研究发表,这本书并没有处理这些问题。整体的写作有几个亮点,一是作出了《集王圣教序》为“佛教艺术”的判断,并提...
评分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预存问题去采集和运用史料,如何借助史事解读去追寻文本诞生的历史情境,如何基于有限的记载进行一种理想化的推断,如何以敏锐的直觉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文本自身携带的多重信息和意义。不过,考证者只能在不甚充足的证据面前承认历史认知的限度。 作者怀...
评分意大利汉学家毕罗(Pietro De Laurentis)的生活方式,从各个角度来看,都会让大多数中国人感到亲切。他的中文口语极为准确、流畅,让人几乎分辨不出他是外国人,此外,他已经用中文发表了若干篇论文,并且出版了一部专著。他热爱书法,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来中国留学时就已拜...
评分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预存问题去采集和运用史料,如何借助史事解读去追寻文本诞生的历史情境,如何基于有限的记载进行一种理想化的推断,如何以敏锐的直觉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文本自身携带的多重信息和意义。不过,考证者只能在不甚充足的证据面前承认历史认知的限度。 作者怀...
2020313
评分细致+探索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国书法研究
评分一个外国人,以独(min)立(jian)学(ke)者(xue)□(jia)的身份研究一个文本,而且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虽然运用了西方那套理论,但说服力还是很强的,没有参考荣新江的相关研究很遗憾(可能是没发表就没看到),以至于涉及贺兰敏之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错误,涉及政治问题分析也失之简单,但从书法史研究来说,确实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方法和思考,最精彩的是第四章。最后说一句,要是他是中国人,这个以一个文本为研究对象肯定不能发表或者出书,还是洋和尚的经念得好啊!
评分分析集字制作过程,尤其是怀仁为了增强集字的“书写”效果而精心选择王羲之字迹,乃至进行字形微调的部分最有意思。前面关于佛教的内容我也不太懂,就是涨姿势了。
评分作者很认真。怀仁是位很有个性的书家? 第三章四章可读。其他论证稍显粗疏。个别推论让人惊愕。 送人前过了一遍,结果发现人家都写书评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