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
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南京大学教授。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2003),《毕飞宇作品集》七卷(2009),《毕飞宇作品集》九卷(2015),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篇小说《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散文集《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写满字的空间》;文学对话录《小说生活——毕飞宇、张莉对话录》。
《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Three Sisters》(《玉米》《玉秀》《玉秧》)获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7年获法国文化部“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有几十个语种的译本在海外发行。
1976年的中国乡村,麦子熟了,端方高中毕业回到家乡王家庄遇到地主家的女儿三丫,两个年轻人勃发的荷尔蒙就此升腾起来了,欲望在试探中相互逼近,二人终于初尝禁果。然而,热烈的爱情难以逾越悬殊的身份鸿沟,二者的命运就此直转急下……
《平原》是毕飞宇长篇小说代表作,曾经压倒性的政治力量已经疲软,旧的东西在复苏,新的东西在滋长,这是他留给70年代的两部作品之一,另一部是《玉米》。毕飞宇借用身体符号构建的磅礴隐喻,直面那些更古不变的,被压抑、遮掩、崩坏的欲望,不仅写出了权力倾轧下人性的暴烈,也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柔,平原上缓缓流动的,是不变的生命长河。
《平原》之大气席卷,令人惊喜地看到毕飞宇的飞跃。这飞跃,首先是气质上的变化。毕飞宇向来擅写“小”——人心之小,以探索人性幽微来展拓“小”之境界,写透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青衣》中的执拗、《玉米》、《玉秀》中的怨毒,均是些蜗角之争,却微观中有惨烈,平凡中有...
评分《平原》 毕飞宇 2005年 长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4月一版一印 ISBN 9787020087723 毕飞宇解读小说,不引理论,从细处入手,深入浅出,反而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一个能够敏感地抓住故事精彩脉络的作者,或许不是一位严肃的评家,但至少已经具备了成为了一位出色的“讲故事的...
评分每天只能地铁上看,当然每天也只能写点短评快的了。 20091126 昨天看得很舒坦,回家没开电脑,躺得暧暧的。如果小说再牛逼一点,灯光再毛茸茸一点,就完美了。平原没有玉米筋道,虽然没看完还是可以说。并偶然瞥见王连方同志客串。看来,我必须得把地球上的王家庄看看。 2009...
评分看到很多地方都在推荐这本书,于是我花了一些时间把它找来看了,看的过程很快,可以说是我看过小说中看的最快的,也许这说明了小说语言的流畅,没有说明过分的辞藻做作,而且小说的语言都很贴近生活,甚至有些可以用“粗俗”来形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作者不时的带着诙谐幽默...
评分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最爱还是这样的土的掉渣的,象淳朴的农家人一眼能够看到底,不做作,拉家常一般慢慢道来,让人沉浸其中忘记回家吃饭.推荐的原因是因为在如今的年代,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人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就为了看结局(虽然不太满意)。毕飞宇的文笔非常灵巧清脆,能让你感受到浓郁的年代氛围,人物的生龙活虎,最令人惊喜的一段是三丫死后,端方发了疯似的问「三丫长什么样子?」,那种钻牛角尖的劲头和无奈委屈的迷惑,像一条恶狠狠却哑了的狼。
评分不要小看人的欲望和动物性,也不要因此而感到羞耻!这就是人性,没有那么的高尚,也没有那么的文明与复杂!
评分第一,故事吸引人,有一口气读完的欲望 第二,乡土气息浓厚,有亲切感 第三,有生命力,可谓生机勃勃 喜欢前半部的端方,尤其是处理溺水事件,后期的端方失色不少,感觉没了魂,吴曼玲则相反。
评分还算蛮认真的看完了。不知道说的是不是客观,但是肯定很主观。 细腻的部分,不如玉米细腻;凌冽的部分,不如青衣凌冽。可能还是长篇比较难弄吧。
评分既不有趣,也不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