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漱溟(1893—1988)

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

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参与创建民盟促进国共团结抗敌,后又为和平建国参与国共和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

一生用心于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中国往何处去?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5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59846
丛书系列:梁漱溟作品集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文化比较 
  • 奠基 
  • ***世纪文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初版于1921年,是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本质的探讨,以及对东西方文化融合可能性的反思。在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日,书中的许多思想与见解仍有借鉴意义。作者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并且回答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何谓东方化?何谓西方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特质为何?文化与生活有着何种关系?东西方文化能否融合,或者融合之道为何?世界未来之文化以及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为何?作者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于西方文化及其带来的冲击,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作者的观点在当时的东西文化论战中引起了思想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被认为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去年国庆,读了梁老先生的《论佛儒道》,开首就感到这位老先生治学是谦虚而严谨的。 今年又在无意间翻出这本书来读,却一开头就吓了一跳,见他说多谢诸位师友的来信,却绝少能从这些来信中得益。看来梁老先生的狂不是浪得虚名,与那熊十力老先生倒真是一对相得的高人。 既然他...  

评分

评分

梁漱溟的著作,我最近重读,与熊十力与马一浮的著作同时阅读,比十几年前方便了,因为有了陈来主编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版本比照着,贺麟,金岳霖,洪谦,冯友兰。大致的印象是,马一浮的知识结构更正宗,也就是“主流”的意思,不论是外语还是国学,他都算是梁、熊、马三人的第一...  

评分

评分

这本书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但当时也根本不懂,只是记住了什么向前、调和与向后,觉得很对,后来写很多小文章,也经常引用梁先生的这个观点。此次重读的时候,越发觉得梁先生的这个观点确实是高屋建瓴。特别是于我而言,梁先生的很多思想经历对我都有很大的启发,特别是关...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文化哲学的奠基之作,在这一点上与胡适的《大纲》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学理颇粗疏,是因为梁先生要在莽莽蓁蓁之中生辟一条路来。有人说此书与当代学者侃大山无异,试问当代何人有如此大愿力大气魄造此鸿论?又何人有此学养以唯识学通达文化比较?如此类比,真无一点良心。

评分

不愧是新儒家的开山之作,梁先生说我一生中唯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这本书中,读出了很强烈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对儒家孔子的自信。在梁漱溟看来,相比西方,由于孔子太过厉害,集前人之文化,奠定后世之基础,导致中国的后面所有文化就只能重复孔子的路,却又没活出孔子的人生。国家的问题关键在文化的问题,但绝不是文化本身好坏的问题,中国的文化只是生不逢时,但现在的时代应该属于中国文化的舞台。小声说(里面批判胡适批判的好厉害哇)

评分

中国文化哲学的奠基之作,在这一点上与胡适的《大纲》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学理颇粗疏,是因为梁先生要在莽莽蓁蓁之中生辟一条路来。有人说此书与当代学者侃大山无异,试问当代何人有如此大愿力大气魄造此鸿论?又何人有此学养以唯识学通达文化比较?如此类比,真无一点良心。

评分

中国文化哲学的奠基之作,在这一点上与胡适的《大纲》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学理颇粗疏,是因为梁先生要在莽莽蓁蓁之中生辟一条路来。有人说此书与当代学者侃大山无异,试问当代何人有如此大愿力大气魄造此鸿论?又何人有此学养以唯识学通达文化比较?如此类比,真无一点良心。

评分

不愧是新儒家的开山之作,梁先生说我一生中唯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这本书中,读出了很强烈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对儒家孔子的自信。在梁漱溟看来,相比西方,由于孔子太过厉害,集前人之文化,奠定后世之基础,导致中国的后面所有文化就只能重复孔子的路,却又没活出孔子的人生。国家的问题关键在文化的问题,但绝不是文化本身好坏的问题,中国的文化只是生不逢时,但现在的时代应该属于中国文化的舞台。小声说(里面批判胡适批判的好厉害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