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萧红 中国文学 小说 经典 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好书,值得一读 中国现代文学
发表于2025-04-10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红研究会特别推荐阅读版本
采用1941年上海杂志公司(桂林)初版文字
原汁原味保留文中东北方言、与现代汉语不尽一致的个别字词习惯用法,可读到更为纯正的萧红文字
收录茅盾论《呼兰河传》及骆宾基《呼兰河传》后记
原创木刻版画,还原精彩故事情节,插图珍藏版
《呼兰河传》是萧红代表名作,1941年由桂林上海杂志公司初版。备受鲁迅、茅盾、夏志清推崇,茅盾评价其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萧红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全文以“我”的视角,描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的风土人情,通过追忆家乡各色人物和生活画面,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百姓平凡、愚昧的生活日常。萧红笔下与祖父的情感,“后花园”里的有趣回忆都让读者为之动容。
萧红,原名张廼莹
1911年6月1日出生于哈尔滨市呼兰河区
1942年萧红病逝于香港浅水湾,年仅31岁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
萧红23岁踏进文坛,凭借《生死场》一举成名
鲁迅称赞她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茅盾、夏志清等都对萧红大加赞赏
萧红一生情路坎坷,但从未放弃对自由和爱的渴望与追求。
满篇满纸,都是回忆,满眼满心,都是萧索。2020.2.6 雪。
评分很早就听过作者,很早就听过这本书,但最近才突然想要读一读。作者用轻描淡写的笔触,不经意的诉说着生命的故事,真的是命如草芥,却又生生不息。活着太苦太难了,即因为物质的匮乏,也因着认识的匮乏。但其实也是丰富的,他们有他们一整套对生老病死,世间万物,世态人情的解释,神神鬼鬼,仙妖道僧,好不热闹,好不折腾。我完全无法想象在那样的世界里,我将如何生存,但是我的祖辈们就是从那样的世界里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两个世界的对比是如此鲜明,而这不过是短短100年里发生的事。那过去1000年,2000年,3000年又有多少生命故事无声无息的来了又去呢。 没有人参与的后花园是自然美好的,春华秋实,草长燕飞,阳光雨露,生机盎然。没有意识的自然界可以各按其时成为美好,有灵的活人却要自相伤害,谁能说得清呢
评分在呼兰河城,卖凉粉的一过去,一天也就快黑了,乌鸦一飞过,这一天才真正过去了,卖豆腐的一收市,一天的事情就完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而童年寂寞的萧红,乡村岁月里的那些事物,瘟猪肉,种韭菜,买黏糕,上祖坟,染鸡仔,云游的真人跳大神,可怜的小团圆媳妇烧替身。萧红只是来一句,我的家,真荒凉啊。没想临了,一生孤寂的萧红,坟却在香港红男绿女的浅水湾,没有回到呼兰河。
评分从未改变的灵性。现在人很难找到
评分在呼兰河城,卖凉粉的一过去,一天也就快黑了,乌鸦一飞过,这一天才真正过去了,卖豆腐的一收市,一天的事情就完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而童年寂寞的萧红,乡村岁月里的那些事物,瘟猪肉,种韭菜,买黏糕,上祖坟,染鸡仔,云游的真人跳大神,可怜的小团圆媳妇烧替身。萧红只是来一句,我的家,真荒凉啊。没想临了,一生孤寂的萧红,坟却在香港红男绿女的浅水湾,没有回到呼兰河。
很多年前曾看过一遍,如今再看,震动丝毫不减。这本书的妙处,首先在于它采取了一个四五岁小孩子的视角。小孩子是什么都能看见,然而又什么都不懂的。在她的眼睛里,呼兰河这个地方似乎相当美好,仿佛每件事都透着新鲜,因为新鲜,所以也有趣。然而读者一路读下来,却渐渐地不...
评分盖因才疏闻寡,对萧红的印象,还是缘起那篇脍炙人口的妙文,《回忆鲁迅先生》。更确切地说,是那个经典的乔衣片段,“裙子配的颜色不对,红的不能配紫的;绿的也不能配紫的”,散漫细腻的笔调,极其生活化的叙述,一下子把这位教科书教父拉下了神坛,变成了接地气的欧吉桑。 印...
评分沈从文从不给人负担,他的边城是可以"睁眼"看的。我还记的年轻的高中语文教师念他的文章时悠然的样子,真是赏心悦目。他的湘行散记写的那么美,完全归结于岸边的情人正在等待他的归来。郎才女貌,遂成佳话。如果沈从文属于右派,萧红就是左派了。同样写乡土,沈从文的是庙廊...
评分 评分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9月下旬萧红和萧军离开上海抵达汉口,在蒋锡金位于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的住处落下脚来。《呼兰河传》就是从这时开始创作的。到1940年9月《星岛日报•星座》(香港)开始连载(至当年12月底连载完毕),其间已经过了三年。这三年中,萧红经历了...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