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 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由于《资治通鉴》为文言文,现代人阅读有诸多不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柏杨用独特的语言,将全书翻译为白话文,使得原为晦涩难解的文字,有了平易可亲的一面。读者不仅限于专家、知识分子,更扩及到学生、上班族等所有人群,将旧时帝王之“借鉴”,转化为现代百姓的“明镜”,成为当下读者掌握历史规律,厘清混沌时局,看清未来道路的最佳读本。
《柏杨版资治通鉴》具有如下特色:
地名今注:柏杨在古地名之后夹注今地名,并亲手绘制地图,使历史人物于实际舞台上栩栩如生。官名今译:什么是“龙马”“洗马”?柏杨使用现代官名,夹注原称,使能确知其权力地位。西元纪年:《资治通鉴》以皇帝年号及天干地支来记时间,柏杨则使用西元纪年,确切显示时间距离。柏杨曰:《资治通鉴》有臣光曰,今《柏杨版资治通鉴》有柏杨曰,以现代中国人的观点,分析历史成败因果。
此次出版,我们按着国家地图出版标准,在原有历史地图基础上,还重新补绘了今天的中国疆域边界,使历史地图表达更规范和准确。
该书是现代人阅读《资治通鉴》不可替代的入门读物。
文/张永涛 2020年3月7日是柏杨的百年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其扛鼎之作——36卷本的白话版《柏杨版资治通鉴》(以下简称“柏杨版通鉴”)——是为纪念。柏杨版通鉴一手联通今与古,一手挽结两司马,为当代人跻攀《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架设了阶梯,也为阅读国史创...
评分先说一些不足的地方: 1. 许多人诟病柏杨的书生意气, 当然就是他的以今非古, 开口就骂, 议论过多。我认为这里有可爱的地方,也有可厌处. 2. 他有某几个翻译用词不伦不类, 比如太仆就不能说是交通部长了吧, 御用司机还差不多。 3. 他称皇帝为先生, 皇后为女士,个人觉得有点怪...
评分前几天,校长问我,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怎么样,可不可以用来当读历史的入门书?我说好啊,但是还有更好的,那就是柏杨的《资治通鉴》,一共有72册。于是就在当当定了这套书。 柏杨的历史书有三种:《中国人史纲》、《资治通鉴》、《历史年表》我都买了,可以说是柏杨让我喜...
评分 评分近日阅柏杨的白话版资治通鉴,共36本,入手的是第22本——“官逼民反,江都政变”,讲的是隋炀帝杨广的穷途末路遭际。杨广面临着诸多起义者,可以说这本书的大部分讲的是战争与权斗。 柏杨的白话并不彻底,而是介于文言和通俗之间,古代人的官职名称也与现代官职对照翻译。这给...
想读柏杨先生的这个系列。
评分bw
评分bw
评分柏杨先生借古已有之的史书编纂者表达自己史学观点的“史论”法,不仅在译文中间注有部分议论,还加入“柏杨曰”,以现代民主、法制、人权、自由的思想体系解读评说历史事件,语言幽默辛辣,嬉笑怒骂,深刻揭露了专制制度的本质与儒家思想的伪善。许多司马光当时囿于思想的局限性无法看清,或者因讳不敢言说的观点,柏杨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来。
评分柏杨版资治通鉴,用现代话语重塑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历史语境,用现代眼光审视中国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