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龍應颱 教育 親愛的安德烈 隨筆 颱灣 成長 親情 散文
发表于2025-02-02
親愛的安德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颱離開歐洲,返迴颱灣,就任颱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迴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颱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
於是,母子倆用瞭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颱“認識瞭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瞭自己的母親”。
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瞭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睏擾著的讀者,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瞭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龍應颱,生於颱灣高雄縣。1986年齣版《野火集》,抨擊國民黨政府黑暗統治,轟動颱灣,當月再版二十四次,對颱灣社會發生巨大影響。
1999年任首任颱北市文化局局長。2003年來,先後任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訪問教授。《南方人物周刊》中國“五十位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
1985年12月生於颱灣,八個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國。2006年進入香港大學經濟係,認為經濟學得很“好玩”。
近期見誰跟誰推薦的一本書,尤其是跟我差不多同齡的處於二十多歲剛剛「長大」的人,一定要看,一定要看,一定要看。另外,我已經決定買一本送給我媽瞭。
評分有生之年,活著的時候,母子能有這樣的對話,實在難得。
評分兩代人即使知識水平和覺悟相當 但知識結構和文化時代的不同,空間時間的錯位,仍會造成經驗和認知的衝突,可想而知兩代人的和諧成功地溝通是多麼難能可貴,這本書給我很多啓發和共鳴,當然也有對這對母子的羨慕。
評分母子通信挺好的方式。但是全書讀起來卻是怪裏怪氣的。然後,我明白瞭,這母子倆眼界所限。睏於自己的世界,雖然處於多文化狀態中,卻並不能真正去瞭解,擁抱不熟悉的文化。尤其是剛剛讀到的關於香港沒有社區一說。其中有個讀者來信太對瞭,茶樓吃茶就是香港的社區文化。而這對母子對此視而不見,執意尋找歐洲的咖啡館文化。倒是老二菲利普懂得尊重文化。說到底,龍應颱還是個沒有根的人,沒有identity的人。她自己說她說難民的孩子,大陸難民的孩子。跟現在洪秀柱的說法一樣。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書還是不錯的。希望以後我傢娃兒們大瞭,跟我還能有很密切的交流,讀懂對方。
評分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他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周五傍晚,开往家中的动车上。 坐在我后面的,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女人,大嚷着给她母亲打电话,责备母亲没有在社区居委会问到她需要的东西。电话里,她反复的说:没让您问这个……谁让您问这个了……哎呀不对…………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和他们的男孩。他们在教男...
評分一母一子,母亲是文学博士,知名作家,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思想深刻;儿子十五岁即走遍半个地球,对许多问题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初衷是母亲发现了自己同儿子的代沟,想深入了解儿子的想法,于是邀请儿子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讨论的都是诸如以下话题: 母亲的提问 问...
評分周五傍晚,开往家中的动车上。 坐在我后面的,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女人,大嚷着给她母亲打电话,责备母亲没有在社区居委会问到她需要的东西。电话里,她反复的说:没让您问这个……谁让您问这个了……哎呀不对…………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和他们的男孩。他们在教男...
評分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在本城念大学。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带回换洗衣服若干,再拎走苹果牙膏卷纸。每天思虑的不过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再吃什么,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发呆和看电子书。偶尔也会忧虑看不清前方的未来,整夜整夜地睁着眼睛。一大早跑去江边吹风,然后在课堂上昏昏睡去。...
評分又是农历新年时。爸爸在那之前一直打电话来问我,订的是什么时候的车票。之类的话。我默然着爸爸的安排。其实不是太愿意回去。因为知道即便那几天在爸爸的家,与他和其他的亲友一起生活几天,那种状态,却不是我所想要的。似乎总是摸不明,猜不透。似乎总是因着隔代的关系,互...
親愛的安德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