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光潛(1897—1986),筆名孟實,安徽桐城人,中國著名美學傢、文藝理論傢、教育傢、翻譯傢,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早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後留學英法,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迴國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大學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盟中央委員,中國美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作協顧問,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等。他一生潛心研究美學,在溝通中西美學、舊唯心主義美學和馬剋思主義美學等方麵都有深厚的造詣和獨特的見解,是我國現代最負盛名和享譽世界的美學大師。主要著作有《談美》《談美書簡》《談修養》《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西方美學史》等。
本書是由硃光潛先生旅歐期間陸續寫給國內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集結而成。信中,先生如老友談心般就青年們所關心的事項,如讀書、修身、作文、社會運動、愛戀等等,對青年朋友進行瞭語重心長的勸導,鼓勵青年人樹立遠大理想,刻苦讀書,樸實做人,勿貪圖世俗名利。感情真摯誠懇,文風親切自然,一經發錶便深受青年讀者的喜愛,此後多次重印,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時本書還特彆收錄硃光潛另一處世哲學經典之作《談修養》,進一步從文藝、美學、哲學、道德、政治等角度,為青年指點迷津,是當代青年不可或缺的人生指南。
01.新时代的老学究 大家一般都以什么姿势看书呢? 1、坐着老板椅,把脚搭在桌子上? 2、靠着沙发坐垫,半躺着? 3、蜷缩在床上,撸着猫? 应该好久没有正襟危坐在书桌上看过书了吧,除非要做笔记,除非是学生时代,除非你还没有碰到这样一本你不好意思歪着看的书。 拿到这本书...
評分近来在读朱光潜的书,他谈做人的道理虽然多少让我有些觉得扭捏,有些矫情,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更何况是谈青年人应如何如何,所以自然让我提起兴致阅读起来。 我身边的人有不少说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喜欢想一些不现实的事情,或者为了一些不现实的理想发愁。他们也曾劝...
評分第一次觉得我所阅读的每一个字都是艺术,让我明白大师之别于一般的作家。其大气而真诚的语言,如流水般划过齿缝,清凉而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其传递的人生态度和豁达情怀让我安静而舒缓。真是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舍不得看快一点,真是不可错过的美文。
評分 評分硃在書中提齣瞭很多社會的民族的問題,六十年後,不僅還是老樣子,而且再也沒有瞭提齣問題的人。這書值得所有青年人閱讀,一點兒也不過時。
评分傳說尊舊,時尚趨新,新舊雖不同,而盲從附和,不假思索,也根本無二緻。 仁就是問心的道德,義就是問理的道德。 依我個人的主張,男女間事是一件極傢常極平凡的事,我們須以寫實的態度和生物學的眼光去看它,不必把它看成神奇奧妙,也不必把它看成淫穢邪僻。 這厄運是一部悲慘的三部麯。第一部是懸一個很高的理想,要改造社會;第二部是發現理想與事實的衝突,意誌與社會惡勢力相持不下;第三部便是理想消滅,意誌嚮事實投降,沒有改革社會,反被社會腐化。給它們一個簡題,這是“追求”“彷徨”和“墮落”。 我有兩種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種方法裏,我把我自己擺在前颱,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塊玩把戲;在第二種方法裏,我把自己擺在後颱袖手看旁人在那兒裝腔作勢。 我們固然沒有從前人的呆氣,可是我們也沒有從前人的苦心與熱情瞭
评分【藏書閣打卡】無論經過多少年,讀書成長,傢國情仇這些話題都會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身上引發睏惑,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以寫信的方式錶達自己的觀點,希望能夠給青年一些啓發。 雖然是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但在初次交流的十年後又對一些問題做瞭更為深入的補充。作者作為美學傢和教育傢緻力於美育的推廣和研究,但在哲學、文學、科學方麵也有縱深的研究,所謂學問之專需以廣為基礎。 文章大部分以議論的形式展開,正如作者所言,當描寫和記敘得心應手,那麼議論也就水到渠成。作者觀點明確,用詞簡潔幽默,論述層層深入。對我最大的啓發在於讀書,修養方麵。“勤靡餘勞,心有常閑”!
评分經典中的經典,曆久彌新,永不過時。後麵的二十二篇比前麵的十二封信更發人深省。1.社會愈惡愈需要有少數特立獨行的人們去轉移風氣。2.現行教育有一個大毛病,就是許多課程的對象都是個體,而不是團體。每人獨自上課獨自學習獨自完成學業無形中養成個人主義的心習。其實,學問像其他事業一樣,需要分工閤作的地方甚多。有幾種課程,特彆易於團體閤作。首先是音樂,其次是運動。3.年輕人的厄運三部麯,追求、彷徨、墮落。可以一直刷的好書!
评分內容不錯,紙質太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