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原季哉,《朝日新聞》歐洲分社社長。1964年生人,1988年畢業於國際基督教大學(ICU)教養學部,後進入《朝日新聞》,開始記者生涯。曾以特派員的身份到訪布魯塞爾、維也納、華盛頓等地,後又在國際報道部擔任過編輯部主任等職。
*1座城市,3個民族,100年,3次戰爭。
*20世紀在這裏開始,也在這裏結束。
*以薩拉熱窩的宏大曆史為經,以居住其中的三個傢族的曆史為緯,展現“歐洲的耶路撒冷”——薩拉熱窩曆經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南斯拉夫、波黑的百年激蕩。
*日本重量級媒體《朝日新聞》十年歐洲觀察。
這本書講述瞭被稱為“歐洲耶路撒冷”的薩拉熱窩這一亞歐大陸交通要道,這一宗教、民族、文化交匯之地*近100年的曆史。該書作者以薩拉熱窩的宏大曆史為經,以居住其中的三個傢族的曆史為緯,既展現瞭薩拉熱窩曆經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南斯拉夫、波黑的百年激蕩,又通過三個傢族的命運呈現瞭大時代下個體生命的真實經曆。作者梅原季哉,日本重量級媒體《朝日新聞》歐洲分社社長,十幾年間一直圍繞巴爾乾地區的曆史和戰爭進行采訪。
昨天读的《萨拉热窝100年》,日本《朝日新闻》欧洲分社社长梅原季哉所整理,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印刷发行。 通过书中,可以看出来,“波黑”的定义: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第一次对这一国家的范畴有了认识(之前一直以为和黑山有关系呢)。 因为历史的原因,国...
評分在南斯拉夫文化的诸国中,最广为国内大众熟知的,可能便是塞尔维亚。就笔者个人而言,从20世纪初引燃一战的塞尔维亚人刺客,到20世纪末北约军队轰炸我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再到近期新冠病毒爆发后塞总统武契奇对华求助,这一系列或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或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
評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萨拉热窝是不同民族与文化不断交融,直至今日也未完全融合的地方。作者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从背负着各自文化的不同民族中,选出了三个从“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延续至今的百年家族来展现这些立场、宗教、语言都不相同的人们,他们住在同一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不可...
評分在南斯拉夫文化的诸国中,最广为国内大众熟知的,可能便是塞尔维亚。就笔者个人而言,从20世纪初引燃一战的塞尔维亚人刺客,到20世纪末北约军队轰炸我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再到近期新冠病毒爆发后塞总统武契奇对华求助,这一系列或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或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
評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萨拉热窝是不同民族与文化不断交融,直至今日也未完全融合的地方。作者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从背负着各自文化的不同民族中,选出了三个从“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延续至今的百年家族来展现这些立场、宗教、语言都不相同的人们,他们住在同一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不可...
這本書將那個時代巴爾乾地區復雜的局勢抽絲撥繭地娓娓道來,同時又有很多動人的細節,比如內戰期間,修建的秘密地下隧道,最寬的地方也僅有1米,但是200萬以上人次、大量的救援物從那裏通過,成為當時全城人的生命綫。比如很多薩拉熱窩人記憶深刻的聚會都是在內戰期間的聚會,人們用藝術團結起來,用藝術拯救自己。比如經曆過民族仇殺的薩拉熱窩人說,重要的不是你的民族,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三個傢族的曆史更是讓人唏噓不已。一百年就經曆瞭三次戰爭的國傢,他們的國傢記憶就是戰爭記憶。
评分通俗易讀,會留給孩子作為曆史普及書籍。
评分看不太進去,對曆史反思寫得也不夠好。給4星是怕自己沒不懂,有機會再讀吧。
评分背景讀起來不夠細緻,前情需要有一定曆史基礎讀起來會更清楚
评分看不太進去,對曆史反思寫得也不夠好。給4星是怕自己沒不懂,有機會再讀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