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原季哉,《朝日新闻》欧洲分社社长。1964年生人,1988年毕业于国际基督教大学(ICU)教养学部,后进入《朝日新闻》,开始记者生涯。曾以特派员的身份到访布鲁塞尔、维也纳、华盛顿等地,后又在国际报道部担任过编辑部主任等职。
*1座城市,3个民族,100年,3次战争。
*20世纪在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
*以萨拉热窝的宏大历史为经,以居住其中的三个家族的历史为纬,展现“欧洲的耶路撒冷”——萨拉热窝历经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南斯拉夫、波黑的百年激荡。
*日本重量级媒体《朝日新闻》十年欧洲观察。
这本书讲述了被称为“欧洲耶路撒冷”的萨拉热窝这一亚欧大陆交通要道,这一宗教、民族、文化交汇之地*近100年的历史。该书作者以萨拉热窝的宏大历史为经,以居住其中的三个家族的历史为纬,既展现了萨拉热窝历经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南斯拉夫、波黑的百年激荡,又通过三个家族的命运呈现了大时代下个体生命的真实经历。作者梅原季哉,日本重量级媒体《朝日新闻》欧洲分社社长,十几年间一直围绕巴尔干地区的历史和战争进行采访。
从某种意义上说,萨拉热窝是不同民族与文化不断交融,直至今日也未完全融合的地方。作者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从背负着各自文化的不同民族中,选出了三个从“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延续至今的百年家族来展现这些立场、宗教、语言都不相同的人们,他们住在同一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不可...
评分在南斯拉夫文化的诸国中,最广为国内大众熟知的,可能便是塞尔维亚。就笔者个人而言,从20世纪初引燃一战的塞尔维亚人刺客,到20世纪末北约军队轰炸我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再到近期新冠病毒爆发后塞总统武契奇对华求助,这一系列或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或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
评分在南斯拉夫文化的诸国中,最广为国内大众熟知的,可能便是塞尔维亚。就笔者个人而言,从20世纪初引燃一战的塞尔维亚人刺客,到20世纪末北约军队轰炸我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再到近期新冠病毒爆发后塞总统武契奇对华求助,这一系列或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或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
评分在南斯拉夫文化的诸国中,最广为国内大众熟知的,可能便是塞尔维亚。就笔者个人而言,从20世纪初引燃一战的塞尔维亚人刺客,到20世纪末北约军队轰炸我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再到近期新冠病毒爆发后塞总统武契奇对华求助,这一系列或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或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
评分在南斯拉夫文化的诸国中,最广为国内大众熟知的,可能便是塞尔维亚。就笔者个人而言,从20世纪初引燃一战的塞尔维亚人刺客,到20世纪末北约军队轰炸我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再到近期新冠病毒爆发后塞总统武契奇对华求助,这一系列或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或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
比起介绍历史,更想传达正确平等的历史观。一星扣在内容啰嗦。
评分比起介绍历史,更想传达正确平等的历史观。一星扣在内容啰嗦。
评分这本书将那个时代巴尔干地区复杂的局势抽丝拨茧地娓娓道来,同时又有很多动人的细节,比如内战期间,修建的秘密地下隧道,最宽的地方也仅有1米,但是200万以上人次、大量的救援物从那里通过,成为当时全城人的生命线。比如很多萨拉热窝人记忆深刻的聚会都是在内战期间的聚会,人们用艺术团结起来,用艺术拯救自己。比如经历过民族仇杀的萨拉热窝人说,重要的不是你的民族,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三个家族的历史更是让人唏嘘不已。一百年就经历了三次战争的国家,他们的国家记忆就是战争记忆。
评分非常喜欢最后一张的总结:即便是战争也有规则,也有不能跨越的底线,那就是文明。另外,这本书如果换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方式,可能会更有趣。
评分为遥遥无期的波黑旅行做点准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