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什么?

电影是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德烈·巴赞

1918—1958

《电影手册》创办人之一,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影评人,被誉为“新浪潮电影之父”。他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发表的高质量电影评论,集结成四卷本《电影是什么?》,已成为电影理论史上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教材,是二战后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发展的一块基石。巴赞崇尚现实主义美学,发现并阐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的重要价值,阐述了蒙太奇与景深镜头在电影语言中的辩证关系,丰富并总结了作者论,可以说“今日法国电影,诞生于巴赞的思想与探索”(弗朗索瓦·特吕弗语)。

出版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安德烈·巴赞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李浚帆
出版时间:2019-6-1
价格:66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8051897
丛书系列:艺术经典
图书标签:
  • 电影 
  • 安德烈·巴赞 
  • 艺术 
  • 电影艺术 
  • 法国 
  • 纪念版 
  • 网上买 
  • @译本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依据权威版本,遴选包括《查理·卓别林》《凡尔杜先生的神话》《〈舞台春秋〉,或者,莫里哀之死》《海报女郎的形态学研究》等28篇名文。通过这本著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巴赞始终坚持电影本体研究,所写文章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为他赢得了“电影的亚里士多德”的崇高荣誉。他推崇电影现实主义美学,并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和场面调度理论。在巴赞与《电影手册》的推动下,法国电影在二战后兴起了新浪潮运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巴贊本人有著不一定深厚但是至少是一定閱讀量的人文社科背景,論述過程中哲學和文學經常會被不經意地提起。但是由於算是評論的集合,導致知識並不系統呈現。 討論了電影和繪畫的關係:繪畫創造畫框內的異質世界,空間上失去定向,空間僅向內開放,而銀幕展現向外延伸的世界。 ...  

评分

到了1980年代,电影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安德烈·巴赞所预言的“完全电影”,并且无可争议地成为一种公认的艺术形式。人们已经不需要像电影刚刚出现时那样,为电影到底能不能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而据理力争。但是电影的发展,却也没有像巴赞所期望的那样,长镜头大行其道...  

评分

提要:中国人认识已赞比世界晚了30年,所以中国电影中的巴赞是一个模糊而流逝的影子。然而,1980年代初期那一批被认为实践“纪实美学”的作品,却留下了百年中国电影中与世界接轨的最深的脚印;对于第四代导演来说,跟巴赞的神交以及由此体验的“理论滋养灵感”,定型了他们一...  

评分

评分

书暂且读到三分之一,到此算是真正读出了味道来。 这部电影领域内的“圣经”原来并非我以前想象的一样是纯理论的学术论文,而是巴赞发表在诸多报刊杂志的评论选集。可即便如此,翻阅本书仍算一件颇废脑细胞的事情。 读完本书的前两篇文章的时候,我以为巴赞恐怕通篇都要反复...  

用户评价

评分

前面几章的电影总论,非常好

评分

前面几章的电影总论,非常好

评分

巴赞的伟大并不仅仅是提出了影像本体论以及热赞场面调度,他的超前性还体现在“神话理论““情色分析”上(虽然阿甘本、桑塔格写得更好)。作为表现主义、蒙太奇批判的基础,“整体性真实”的提出(景深镜头只是一个方面)还纳入了对现代小说镜像化客观描述如何从抽象含义提取真实性的重新思考。这就非常骇然了,后面大篇幅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评述为“不纯粹的电影”辩护也是建立在这个逻辑之上。最喜欢《乡村牧师日记》和《凡尔杜先生》两篇论文,完全可以称之为文本分析的典范,在我看来,这才是电影手册派的源泉。

评分

这个译本确实更好读一些,即使没有基础的人也能理解一些电影知识如景深、蒙太奇,但这绝不是一本科普读物。除此之外还能得到长长的片单。

评分

文笔真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