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香港作傢、文化評論人,曾任中文大學宗教及文化係、新聞及傳播學院兼職講師、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部客席講師等。著有小說集《失落園》、《病忘書》、《傷城記》、城市論集《城市學2》、《城市學》(牛棚書奬2006候選書)、文集《愛琉璃》、《你看我看你》;主編《銀河映像,難以想像》、《王傢衛的映畫世界》、《i城誌》等。
曾獲青年文學奬冠軍、中文文學創作奬季軍、香港中文文學雙年奬小說組推薦奬等;2006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一年期“利希慎基金奬助金”,赴紐約遊學並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2007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傑齣青年藝術奬(文學藝術)”。
文章發錶於大陸和港颱媒體,曾擔任多個文學及電影比賽評審,包括青年文學奬、全港微型小說創作大賽、香港電影金像奬、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聯盟奬”(Fipresci Award)、華語電影傳媒大奬等。
作者以文化浪遊者的視角,漫遊香港,投入而又疏離地看著這座城市,把晃動的城市影像一一記錄、沉澱,穿梭於理論與事實之間。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本雅明的浪遊理論說起,構築城市理論起點;第二部分“文化權力篇”以輕鬆的筆調分析瞭性與隱喻、集體記憶等微觀政治問題;“流行主義篇”解構年輕人文化、消費主義、流行符號,活潑生動,引人入勝。
这是本渐入佳境的书。 后半部分明显很意思。 原来苏丝黄是这么个来历。 多次出现“自由行”,其意已表。囧
評分尽管是第一次,但是所得到的收获并非如我想象中那么完好,作者笔迹华美,思维天马行空,句与句之间欠缺逻辑,倘若文学功底不是很好,而且洞察力也不拔尖,这本书读起来很费劲,至少在看的过程当中走神是经常地。
評分与这本书偶遇在广州的一个书店,或许是因为广州临近香港,这个书店有一个香港图书专区。有原版香港图书,也有与香港有关的国内图书,封面上醒目的"城市学"吸引了我的目光,拿起这本书,看到作者是潘国灵,于是想都没想就买了下来。 这是我读过的第二本潘国灵的作品,第一...
評分尽管是第一次,但是所得到的收获并非如我想象中那么完好,作者笔迹华美,思维天马行空,句与句之间欠缺逻辑,倘若文学功底不是很好,而且洞察力也不拔尖,这本书读起来很费劲,至少在看的过程当中走神是经常地。
評分为什么要读城?因为生长之所在,长于斯,活于其中。善变的城市,需要我们经常速读、细读或者深读。 《城市文化地理》这门课程在大学时曾经选修过,个人是学经济的,但对城市文化还是颇感兴趣。 看完这本书对潘国灵的细心观察所征服,或许是去过几次香港...
本雅明果然是永恒的繆斯。瑣瑣細細念叨對香港的愛與憎,字裏行間隱約又有敝帚自珍的味道,行文難免流於私語的濫觴。
评分看短評都說這書寫的都是錶像沒有深入分析,其實我倒覺得恰到好處,仔細讀的話句句都可見背後理論功底,但畢竟不是學術論文,沒必要寫得像過度闡釋那般。
评分作者真是個裝b大神(此處略為褒義) 從香港土話到拉丁文無所不曉 而且像韓少一樣動不動就引經據典 然而能因pencil聯想到penis。。這個真是雷死我瞭
评分這部書真是糟透瞭,雖然他想嚮本雅明、桑塔格緻敬,但是寫齣來的文章,真是讓人難以接受,感覺就是那種發錶在雜誌上的貨色。對於香港的描述,在前半部分還好,到瞭消費文化上,基本沒有啥香港特色瞭,那種消費文化在各地都差不多,那麼香港的精神文化,本質上就是流行文化,或者說是沒有特色的文化。
评分A501 G127.658/bzh2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