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本书也可看作作者传记,前面篇幅大多讲中国传统文化,有点做中西文化比较的意思,后面才讲基督教,其实看看序言,作者的大意都在那里了,真是真理半张纸闲言万卷书。 附序言那段话: ......第六章讨论“理性在宗教”,林先生认为现代人想到宗教时的迷惑,大部份是由于一种方法...
评分林语堂父亲是一个牧师,而且他自身又是从教会学校出身。所以他虽然是个中国人,但是先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文化。而他毕业之后再自觉的去大量的接触中国传统的经典著作,最后却又是皈依到基督教。这样的历程决定他看问题的独特视角,不错的书。
评分显然林先生要做自己的传记,并非是要介绍自己的生命历程,也不是评论自己思想和成就。我想林先生对做传记是有很多的想法的,其所作《苏东坡传》、《武则天传》该是过足了情感传记的戏瘾。或许要理解林先生的情感,理解他的品性,可以去看他的苏东坡,看东坡先生的林语堂...
评分齐宏伟/文 林语堂定居美国后受洗加入基督教,曾著文谈到自己的“信仰之旅”。把他的《信仰之旅》(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1959)和古罗马奥古斯丁的《忏悔录》(CONFESSIONS,400?)比较阅读一下就会发现二者本质性的差异所在,尽管二人都受洗加入了基督教。本节从三个方...
评分信仰应该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当你成人, 可以开始独立生活, 独立思考之后, 你心里所深信的将直接影响到你的言行, 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选择信仰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必须做的一门功课. 做得好坏如何, 最后有审判等着每一个人. 不是吓唬谁, 是本来就”有法有天”的. 所以信仰是不能...
做林语堂的ppt看,算是作为参考书看的,希望周日的演讲顺利。
评分做林语堂的ppt看,算是作为参考书看的,希望周日的演讲顺利。
评分也是小学时看的,结果就只记住了牙膏和老鼠……
评分做林语堂的ppt看,算是作为参考书看的,希望周日的演讲顺利。
评分书中有些地方有点偏颇了,特别是序言与最后的一章评论,但其他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