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雪維兒.畢奇(Sylvia Beach)
(1887-1962)。一八八七年出生於美國巴爾的摩,一九一九年在巴黎河左岸開了一間英文書店「莎士比亞書店」,吸引了喬伊斯、海明威、費滋傑羅、紀德、拉爾博、梵樂希等作家與藝術家,不僅成為英語和法語文學交流的重心,也是當時美國「迷惘的一代」流連忘返的精神殿堂。一九二二年,雪維兒以莎士比亞書店的名義,為喬伊斯出版了歐美列為禁書的巨著《尤利西斯》,因而名譟一時。然而在盜版、戰爭、經濟蕭條的威脅下,書店多次面臨困境,還好在藝文友人的協助下仍繼續經營了下來,直到一九四一雪維兒被納粹逮捕入獄。出獄後雪維兒已無心再開店,一九五六年寫下自傳作品《莎士比亞書店》,一九六二年逝世於巴黎。
■譯者簡介
陳榮彬
目前就讀輔大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班,專攻「中英美文學之城市形象研究」、「符號學」與「敘事學」。現任清雲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等校兼任講師。著有《當電影遇上爵士》,譯有:《奴隸、電影、歷史》、《喬伊斯的流幻之旅》、《繪畫與眼淚》、《退稿信》、《沉默的王牌王建民》以及《地獄藍調》。
■本書目錄
推薦語
譯序 巴黎舞台上的英美現代主義
雪維兒‧畢奇年表
1 誰是雪維兒?
2 灰暗的小書店
3 莎士比亞書店開張
4 美國來的朝聖者
5 遇見喬伊斯
6 對《尤利西斯》伸出援手
7 劇院街十二號
8 二十歲之前就讀完所有東西的人
9 最佳顧客海明威
10 如何偷渡一本禁書
11 布萊赫
12 店裡的雜務
13 《機械芭蕾》
14 惠特曼在巴黎
15 朱爾.侯曼與他的「夥伴們」
16 我們親愛的紀德
17《流亡》與兩張唱片
18 海盜版
19 《芬尼根守靈記》
20 遠離塵囂
21 《尤利西斯》的版權與我
22 德軍佔領法國之後
23 海明威解放劇院街
这是一本有着让人感觉高大上书名的书籍,让我这个伪文艺很期待。 一开始读还挺有兴趣的,西尔薇娅毕奇为了自己的兴趣开了莎士比亚书店,和一群同一频率朋友顾客乐在其中,一定很开心,让我意淫着自己也开间书店,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品书。 但是越往下越想跳着读,列了一堆标注...
评分 评分某天,参加诺奖得主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一书中文版发布会,正好与著名爱读书人止庵老师一路回家,他询问了出版之怪现象:作家开很高的价钱,实际销售惨不忍睹的详情之后,我们说起其他话题,他很感慨的说了几句话:我周围的作家,都太正常了,我觉得一个作家怎么也得有点...
评分文/沙迎风 “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经典杰作《双城记》,讲的就是巴黎。巴黎的历史丰富多彩,但最好又最坏的年代里,一定会有“莎士比亚书店”这一节。 1936年,“莎士比亚书店”已岌岌可危,经营陷入困境。昔日因为英美两国的保守文化政策而流落...
评分除了一窥那个时代文人们的日常生活,侧面了解他们的性格:乐于助人的纪德、活跃爱玩的海明威、坚持原则的萧伯纳~随时代波浪而四散奔命的文人墨客们,聚集在巴黎这家女人开的英文书店,分享自己的喜悦,倾吐生活的困苦。雪维儿是幸运的,找到钟爱的事业,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文人们更是幸运,尤其乔伊斯,莎士比亚书店仿佛是联结了巴黎与家乡,在这儿他们如鱼得水、自由自在,寂寥的异乡生活有了色彩。战火终结了书店,德军撤退那天仍制造着惨案,故事戛然而止,不过瘾,好想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评分雖然花了大篇幅描寫喬伊斯,但我還是覺得在裏面形象塑造得最生動還是海明威(吉普車開進街上、呼喊、傳遍、戎裝、機關槍往地上擺、槍響)。
评分雖然花了大篇幅描寫喬伊斯,但我還是覺得在裏面形象塑造得最生動還是海明威(吉普車開進街上、呼喊、傳遍、戎裝、機關槍往地上擺、槍響)。
评分雖然花了大篇幅描寫喬伊斯,但我還是覺得在裏面形象塑造得最生動還是海明威(吉普車開進街上、呼喊、傳遍、戎裝、機關槍往地上擺、槍響)。
评分海明威“乔伊斯的好哥儿们”;海明威“幸运女神”;海明威“最佳顾客”;海明威解放剧院街……这本书充满了20年代聚集在巴黎的文人八卦 ps 封面是Joyce和Beach,以前看过本外版文学赏析入门书介绍过这照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