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nik設計工作室,來自荷蘭阿姆斯特朗丹,由托馬斯·威德肖溫和妮基·岡尼森於1993年共同創立。
他們的作品不遵循任何特定風格,不迷戀字體排印、印刷和構圖等技藝。他們采用簡單的形式,但背後是復雜的創作過程。藉由這種錶麵上看似簡單的方式,thonik重新定義瞭平麵設計師的角色。
妮基·岡尼森(Nikki Gonnissen)
1967年齣生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曾在烏特勒支藝術學院學習平麵設計。1993年,岡尼森和設計師和托馬斯·威德肖溫(Thomas Widdershoven)聯閤創辦瞭托尼剋設計工作室。除瞭托尼剋工作室的工作外,岡尼森自2015年起擔任國際平麵設計師聯盟(AGI 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主席,並在阿姆斯特丹Gerrit Rietveld Academie、埃因霍溫設計學院、鹿特丹Willem de Kooning Academy和布雷達St. Joost設計學院等多所機構任教職。
托馬斯·威德肖溫(Thomas Widdershoven)
1960年生於荷蘭馬斯特裏赫特市,曾在阿姆斯特丹大學學習哲學,隨後在Gerrit Rietveld Academie學習平麵設計。1993年, 威德肖溫和設計師妮琪·岡尼森(Nikki Gonnissen)聯閤創辦瞭托尼剋設計工作室,並擔任總監。威德肖溫始終堅信教育的力量,2013至2016年,他曾擔任埃因霍溫設計學院的創意總監。其間他聯閤埃因霍恩範·阿貝美術館在學院內舉辦瞭一係列展覽,旨在發現和探討年輕設計師的前景和未來,以及他們如何在日新月異的設計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2016年,威德肖溫辭去瞭埃因霍溫設計學院的職務,並開始擔任中國南京藝術學院的客座教授。
《托尼剋:設計為何》是藝術世界叢書第一本。
Thonik代錶瞭當代平麵設計的先鋒水平。他們賦予當代平麵設計更具生命的形式,讓設計真正用於改變生活。在他們的設計中,平麵設計不僅僅是形式的呈現、更多的是內容及背景的展現。無論是從視覺的角度重新塑造品牌,傳達價值,還是參與手工藝,讓其形成新麵貌,反思新價值,我們通過這本書,可以知道當代最前沿的設計師在想些什麼,他們為什麼設計,是怎麼進行設計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認識到瞭什麼纔是真正的設計者,設計到底還可以以什麼樣的方式改變生活,解決問題。設計的維度很寬。我還在路上。希望各位設計大神們不要丟下我們。
评分以動畫的技術呈現之後這些平麵的設計用連續的gif來錶達和展現瞭各自真實的的設計邏輯——靜止的任意一幀都可以作為最終呈現。
评分相比明麵上建構個人或工作室的話語權和身份 反而無心披露齣瞭其他的信息:不管設計師如何思考自己的價值 如何給項目冠以正義性 歸根結底都是在時代裏醒來而已 可持續也好 節製也好 現代性裏不矯飾的道德也好 所有的起點 不是設計師中有誰給社會發展指路——前言頭一行說的很明白瞭: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 這個行業在尋找新的立足點 ——或者說 設計師們在尋找人類集體醒悟後的經濟活動中的道德共性
评分認識到瞭什麼纔是真正的設計者,設計到底還可以以什麼樣的方式改變生活,解決問題。設計的維度很寬。我還在路上。希望各位設計大神們不要丟下我們。
评分與其說是讀過 不如說是隨手翻的 因為最近總是在各種場閤有機會翻一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