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

议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埃里克·维亚尔,龚古尔文学奖得主,一位兼具小说家才华和历史学家眼光的“毒舌”导演,跨界天才。师从德里达,毕业于法国巴黎社会高等研究院。环游过中欧、波罗的海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区,执导过电影,已出版《征服者》(Conquistadors)、《西线战事》(La bataille d'Occident)、《刚果》(Congo)、《大地的悲伤》(Tristesse de la terre)。2017年出版的《7月14日》入围费米娜奖、法兰西学术院终选,迅速成为法国大学讲堂读物。

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维亚尔与众不同的视角和遍及全球的视野。自2010年起,维亚尔平均每两年就斩获一次世界级大奖,曾获得发现奖(Ignatius J. Reilly)、获弗朗茨·黑塞尔文学奖、瓦莱里·拉赫博文学奖(Prix Valery-Larbaud)、约瑟夫·凯赛尔(Joseph-Kessel)法语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Le Prix Goncourt)。

法新社高度赞誉维亚尔的写作,称他“以独特的方式躲入历史幕后,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解读阅读历史事件的视角”。《纽约书评》认为维亚尔对战争、人民的命运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有非常强的洞察力。《华尔街日报》称其作品为一场激动人心的“旅行”。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法]埃里克·维亚尔
出品人:启皓文化
页数:190
译者:孟湄
出版时间:2019-5
价格:4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170181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龚古尔奖 
  • 法国 
  • 法国文学 
  • 欧洲史 
  • 小说 
  • 埃里克·维亚尔 
  • 社科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33年2月20日,距离国会选举还有两周,德国工商业巨头——欧宝、克虏伯、安联、西门子、巴斯夫、拜耳、爱克发、德律风根、法本等至今依然如雷贯耳的公司的领导人——秘密齐聚纳粹党的晚宴。迎接这24位巨鳄的是戈林、戈培尔和希特勒。

此后很快,国会将不复存在,再过几年,甚至国家议会也将不复存在,只剩颓垣败壁,青烟袅袅。

在这场秘密晚宴里,这24个人和纳粹领导人谈了些什么?目的何在?奥地利政治家许士尼格为何要出卖自己的国家?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和英国首相张伯伦的会晤预示着什么?

龚古尔文学奖得主埃里克·维亚尔以精湛的笔触描述了“二战”前夕的欧洲,用一个个眼花缭乱的事件描绘了纳粹德国的崛起。维亚尔凭借导演的眼睛、历史学家的审视和小说家的笔法,展现了灾难、荒谬和恐惧如何缓慢而无情地展开。

《议程》取材于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将幕后故事转到台前,为理解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捕捉到了纳粹背后强大推动力量的特征:一厢情愿的思想、小丑的自以为是和冷酷的计算。

【编辑推荐】

1.2017年龚古尔奖获奖作品。法国销售42万册,被译为36种语言风行全球。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波士顿环球报》、Literary Hub年度最佳图书!

2.为什么要读《议程》?

读故事就像看电影,一口气读完不烧脑。

眼花缭乱的历史胶片被剪辑组合,把历史幕后故事转到台前。一百多页,节奏紧凑,快速的场景转换串起不同的时空,让人犹如身处事件现场,亲身体验历史的偶然和荒诞。

戏剧化的情节和“毒舌”风格。

为了展现被遗忘的细节真相,宏大的场景被尽数略去,凝练的剧本只留下了关键事件:德国国会选举两周前,克虏伯、西门子、欧宝等24家德国工商业巨头秘密齐聚纳粹党的晚宴,悄无声息的秘密会议,实则是一盘以千万条血淋林的生命为筹码的游戏。带有悬疑色彩的紧张情节、黑色幽默、隐喻、对比和嘲讽俯拾皆是,淋漓尽致展现“毒舌”本色。

精准的场景调度和镜头语言,一段文字就是一个画面。

这部“电影”始终保持着张力,展现了维亚尔对场景调度的超强把控力。迅速变焦与位移,场景快速切换,镜头语言简短有力,在荒诞和冲突中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比如德国纳粹“温和的”“微笑的”“充满爱的”“进入”奥地利、奥地利纳粹党狂热的欢呼雀跃、对小人物在亡国耻辱中自杀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冷静陈述,几个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冲,客观理性的历史中充满了冷笑和戏虐,令人毛骨悚然,一股深深的悲哀渗入到全身。

大小人物共同演绎,扁平人物立体化。

无论是戈林还是奥地利家庭主妇,维亚尔让他们同时登场,细腻的细节刻画使历史档案里的扁平人物形象立刻变得立体鲜活,跃然纸上。没有领衔主演,大人物的渺小和小人物的伟大都被放大,所有人物都被作者轻松调动,共同构成一组群像。

3.《议程》改变了历史的书写方式,展示了在今天,什么是每个人都可以欣赏的非凡历史写作。

这是百余年来龚古尔文学奖第二次颁给历史类作品,叙事作品回归主流视野。简洁而充满讽刺的台词、带有悬疑色彩的紧张情节、快速切换的场景、丰富的画面、迅速变焦与位移,维亚尔将历史真相精心剪裁成一个个短小精悍的片段,让文学与真相紧紧相连,揭开了历史的破衣烂衫。

4.龚古尔奖主席深夜发推特祝贺并推荐,20余家世界级媒体推荐。

维亚尔获奖当天,龚古尔奖主席深夜发推特推荐本书,建议今天所有的年轻人都应该读一读。法新社、《费加罗报》、BBC、《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纽约客》纷纷发文推荐本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开篇就如此震撼—— 太阳是寒冷的天体。它的心,长着冰刺,它的光,没有宽恕。正是2月,树木死去,河道冰封,好像它的源泉不再吐水,好像大海已经吞不下更多的河流。时间凝固。早晨,没有一点声响,没有一声鸦鸣,空寂。过了片刻,驶来一辆汽车,又一辆,一阵突然的脚步声,一...  

评分

评分

(刊于《经济观察报》书评8月) 文/俞耕耘 无论从何种角度讲,《议程》都是一部精微之作。这不仅因为埃里克·维亚尔凭借此作摘得了龚古尔文学奖。重要的是,它放弃对二战重复正面且老旧的书写,既不控诉也不抒情,既不直写暴行,也没有聚焦受难。我把这种写作视为一种“静默力...  

评分

评分

首先,我已经不知道是在哪里种草的这本书。所以当我看到作者是法国的,书封上又写了些什么改变历史,我便理所当然地理解为了这是法国的二战史吧。但是读了第一章,就恍然大悟原来是德国的二战纳粹史。再一想,法国人写的德国纳粹,那应该会很毒吧。 首先就是这本书真的又小又薄...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在翻译一本书相关的章节,本想拿这本书作为参考,印证一下某些细节,结果被作者的叙述风格完全吸引住了。文笔很有感染力,对材料的选取和心理描写非常风格化,几次会议和会面的气氛渲染恰到好处,比如许士尼格与希特勒的会面,把我看回忆录时流水账般的对话摘取了重点,进行了适当发挥之后,一场经典的对手戏就此诞生。一本薄薄的小书承载着多少信息量,正如同书中的克虏伯看见了多少死者的鬼魂……

评分

以前说过,法语文学奖的审美口味,比英语文学和诺贝尔更符合自己。但是2016年的斯利玛尼,偏重女性题材,有点欣赏不来。去年的作品应该还没汉译本。这个2017的龚古尔奖作品,是我欣赏的题材和手法。作者师从过德里达,当过导演,确实在不长的篇幅里,始终有蒙太奇镜头和解构的强烈印象。历史小说不是历史,但是文学家应用历史精彩瞬间,往往超过历史学家,当然,我也很怀疑,这本描写二战策源的背景获奖,与欧洲难民涌入,整体右转的环境有关,不过还是推荐一下

评分

2020年第72本:想起来以前看到段子,一页历史书寥寥数字承载的是那些人一生中最重要,恐怖......的经历.(APP:微信读书)

评分

2020年第72本:想起来以前看到段子,一页历史书寥寥数字承载的是那些人一生中最重要,恐怖......的经历.(APP:微信读书)

评分

一下子把你从“1934年德国对奥地利进行了入侵”这样一句干巴巴的历史书上的话,拉进秘密谈判的会议室里,拉进无休无止的宴会中,拉进等待中的焦急的人群里。太过精薄最后进入群像有一些意犹未尽,但是那种切切实实的代入和历史的健忘,让人觉得阴冷不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