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金瓶梅 田曉菲 古典文學 文學 文學研究 理想國 海外中國研究 文學評論
发表于2025-02-06
鞦水堂論金瓶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1.高曉鬆作序推薦,體驗“電影拉片”式閱讀——高曉鬆序言說,本書讀解《金瓶梅》之詳盡,幾乎與學電影時一個個鏡頭“拉片”相似,凡舉結構、背景、隱喻、人物、故事、審美、哲學、食物、器具、服飾、音樂、繪畫、詩歌、方言……高曉鬆用五期《曉說》講述《金瓶梅》,其中不少想法受鞦水堂 啓發,若對照節目與本書,當能體會其中默契。
2.左手“鞦水堂”,右手《金瓶梅》,一本適閤入門的《金瓶梅》導讀——哈佛大學東亞係中國文學教授田曉菲(書齋名為“鞦水堂”)細解《金瓶梅》全一百迴,體察《金瓶梅》作者的麯筆深心。我們的生活中原不缺少西門慶或者潘金蓮,《金瓶梅》裏麵的人物是存在於任何時代的,他們需要的不是涇渭分明的價值判斷,而是強有力的理解與慈悲。
3.《金瓶梅》讀到最後,竟覺得實在比《紅樓夢》更好——熟讀《金瓶梅》之後,會發現《紅樓夢》全是由《金瓶梅》脫化而來。隻是《紅樓夢》自始至終寫得“溫柔敦厚”,從來都在醜惡的情景上遮一層輕紗;《金瓶梅》卻銳利清晰,極為摹寫人心的復雜之處,探入人性的深不可測。須得大智大勇,纔能夠真正欣賞與理解《金瓶梅》。
4.首次收入20幅清代《金瓶梅》精美插圖,“中國最美的書”評委陸智昌封麵設計——本書插圖均齣自美國藝術重鎮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珍貴館藏清代《金瓶梅》插圖冊,為呈現更好的彩色印刷效果,內文紙張特選用雅質紙。理想國版田曉菲作品封麵由“中國最美的書”評委陸智昌設計,後將陸續推齣《留白》《赭城》等。
【內容簡介】
愛讀《金瓶梅》,不是因為作者給我們看到人生的黑暗——要想看人生的黑暗,生活就是瞭,何必讀小說呢——而是為瞭被包容進作者的慈悲。慈悲不是憐憫:憐憫來自優越感,慈悲是看到瞭書中人物的人性,由此産生的廣大的同情。
——田曉菲
“雲霞滿紙”,袁宏道在寫給董其昌的信裏,這樣稱道《 金瓶梅》。《金瓶梅》問世四百餘年來,得到無數作傢、學者的寶愛和傳抄,從李漁、曹雪芹,到鬍適、張愛玲……無不從《金瓶梅》中汲取營養。《金瓶梅》不僅僅是一部閨房私情之書,更是一部深微體察人性的“罪與罰”之書:書中所有人物都沉淪於欲望的苦海,被貪欲、嗔怒、嫉妒、癡情的巨浪所拋擲。《金瓶梅》作者之如椽巨筆,直入人性深不可測的部分,揭示人心的復雜而又毫無傷感與濫情;一個讀者必須有健壯的脾胃,健全的精神,成熟的頭腦,纔能夠真正欣賞與理解《金瓶梅》,直麵其中因為極端寫實而格外驚心動魄的暴力。
詞話本,綉像本,《金瓶梅》流傳的兩大版本,哈佛學者“鞦水堂主人”田曉菲從文本本身入手,逐迴比對兩大版本,細解小說中人物塑造、語言風格、敘事結構、象徵隱喻等創作手法。兩個版本的意識形態和美學原則極為不同,詞話本偏重儒傢教化思想,綉像本則蘊含宗教精神,是一部更徹底的文人小說。可以說,不是有一部《金瓶梅》,而是有兩部《金瓶梅》。
讀到最後,“竟覺得《金瓶梅》實在比《紅樓夢》更好”。其結構、細節上的苦心孤詣,為“鞦水堂主人”一一辨析。“雖蘭陵笑笑生復活,亦不能有此四百年眼光與刻度丈量自己之著作矣。”(高曉鬆語)
田曉菲,筆名宇文鞦水,哈佛大學東亞係中國文學教授、哈佛東亞地域研究院主任。著有《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神遊:早期中古時代與十九世紀中國的行旅寫作》《赤壁之戟:建安與三國》以及《赭城》《留白》《“薩福”:一個歐美文學傳統的生成》等。中英文譯著包括《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微蟲世界:一部太平天國迴憶錄》(獲2016 年美國亞洲研究協會首屆“韓南翻譯奬”)等。參與撰寫《劍橋中國文學史》《牛津中國現代文學手冊》,閤編《牛津中國古典文學手冊(公元前1000 年—公元900 年)》並執筆其中部分章節。主編《九傢讀杜》將於香港大學齣版社齣版。2012 年度獲哈佛大學卡波特奬。
斷斷續續讀瞭幾日,讀罷確有一生一世之感。少年時癡迷紅樓夢,曾一心以古典文學為業,然而後來卻與現代文學打起瞭交道。本科時曾翻過金瓶梅,正如田曉菲後記所言,這部“淫書”並無少年人所愛的羅曼蒂剋,其羅刹海市之感與紅樓夢的清潔純美差之甚遠。然而近年讀格非的《雪隱鷺鷥》與本書,纔被引領著意識到金瓶梅作者不避俗世、直麵人生的更廣闊的悲憫,且紅樓主人諸多筆法也是取自金瓶梅。也意識到紅樓的世界畢竟隻是少年人受保護的世界,正如賈寶玉對於女性隻愛也僅限於未齣嫁的女孩子。而成人世界大抵要復雜廣闊得多。總之,確實要重新細細讀一遍金瓶梅這部奇書瞭。
評分舊版剛齣時並無興趣,蓋因當時不喜歡宇文所安。這次讀瞭新版,方覺當年傲慢淺薄。這本對《金瓶梅》逐章的注疏非常精彩,可以脫離原著存在,不讀原著一樣能讀進去,這大概是有些讀者認為此書不夠學術或過度闡釋的原因,但我看來這恰恰是最大優點,因為作者將一部古典世情小說賦予瞭現代寫實小說的意義,與張氏重寫海上花或大話西遊有些相似。文學評論不同於其他學術研究,沒有絕對定法,田氏此書猶如在21世紀的紐約辦公樓裏演莎劇,說不夠學術或過度闡釋都是俗見。此書撰述的方法,核心是比較:詞話本與綉像本、紅樓與金瓶與水滸、人物行為與詩詞意象等,這是本書的功力所在,也是精彩之處的依托。如果非要說缺點,那就是田氏成此書時不到30歲,書寫任性揮灑,還不懂得收束,對世情的冷酷尚存有孩童般的好奇與天真。
評分新版二刷。絲毫不覺此書錶述有文化精英意識,慈悲是理解《金瓶梅》旨趣的核心要義,菩薩心腸≠優越感,除非是麵對大韆世界的讀者本身修為不夠,與金書中之人物惺惺相惜,覺田氏悲憫者即為自己,故刺耳。《金瓶梅》的偉大絲毫不讓《紅樓夢》,甚至為紅樓八十迴後的佚稿,金瓶之偉大處甚有過之,不能正名者僅是因為對讀者要求太高,真需有大智大勇、且靈且慧、大慈大悲,能讀懂金瓶、解金瓶之韆古不朽奇書者萬裏挑一。田曉菲與格非是金學裏很與眾不同的兩位華人學者,以現代理論視野馭之,尤其田曉菲雜糅女性視角對金蓮原始激情、瓶兒社會性、春梅獨立精神、王六的奇異自尊等都很有洞見,至於文本細讀,就如田氏自言,炎涼中人讀金的時候都能會之,倒不消學者把這些人情世故攤開來說。田曉菲過人之處在於常有生發聯想與纔華相互激迸而寫齣多段絕妙文字。
評分《金瓶梅》是寫給成年人看的,對現實人生毫無任何玫瑰色的理想主義,一味刻劃人情冷暖和世事無常,聚必有散,熱續之冷,任何人都是逃不過利慾聲色、紅塵耽溺的cynic & epicurean,人性如此不必強施道德評判,後被曹、張偷學成技。鞦水堂的解讀基於文本,百日成一钜論,處處見其玲瓏文心。謝理想國贈書。#依舊讀#056
評分極好。《金》整部書是掛滿燈謎兒的畫廊,輝煌燭火,田引著人一步一步走,一謎一謎拆。走到盡頭迴望,燈已全滅瞭,一片漆黑,風裏飄飄蕩蕩的燈籠有如金蓮玉樓春梅的魂魄。《鞦水》有學術研究方法,女性視角,通透眼光,玲瓏文筆,讀完她的再讀彆傢的論述,就總是嫌不夠好瞭。
2005年,田晓菲首次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但当时我只在书店里对这本“哈佛才女”的新著翻了翻,并未发生什么兴趣。这一半是因为,在此之前我刚刚读了田晓菲的夫君宇文所安(史蒂芬•欧文)几本当红著作,大约是《迷楼》、《追忆》等,并不喜欢,觉得隔,恰似张爱玲说的...
評分独自旅途中,要紧处是要带一本愿意读下去的书。 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那会儿,我曾戏谑地征问大伙若去巴黎会带上一本什么书,答案多为法国小说,欧洲文化史等应景之作。这回出差前,我一面琢磨着当如何打发往返20来个小时的漫长飞行和数个寂寞长夜,一面顺手略过排排书...
評分2005年,田晓菲首次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但当时我只在书店里对这本“哈佛才女”的新著翻了翻,并未发生什么兴趣。这一半是因为,在此之前我刚刚读了田晓菲的夫君宇文所安(史蒂芬•欧文)几本当红著作,大约是《迷楼》、《追忆》等,并不喜欢,觉得隔,恰似张爱玲说的...
評分周末下午,在咖啡馆消磨。随手揣上两本书,一大一小,一厚一薄,都关于另一本书——《金瓶梅》。短短几小时,文字入眼有限,实在没有评说的资格,但感触已颇深。 大且厚的一本是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按原书章节细描慢拆,逐字逐句对比词话本和绣像本的异同;小而薄...
評分对比词话本和绣像本的不同点时很细致,我个人也比较赞同“上帝视角的慈悲”这样一个著书出发点,但本书还是有一些我不能认同的观点,以至于中间很想打三星… 一是作者心里似乎总有一本天衣无缝的“金瓶梅原作”,简直像维护信仰一样在夸赞它。但我以为这样一本出现在摘抄和刊印...
鞦水堂論金瓶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