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Eduardo Galeano,1940—2015),乌拉圭记者、作家和小说家,生于蒙得维的亚,14岁开始在《太阳周报》发表政治漫画,先后担任过周刊、日报的记者、编辑、主编。1973年乌拉圭发生军事政变后入狱,曾流亡12年并被列入阿根廷军事政权的死亡名单。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8种语言,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声音”。已译为中文的著作包括《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火的记忆》《足球往事》等。

译者

王玫,曾任职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期从事拉美国家政治和经济研究。

张小强,曾任职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韩晓雁,曾任职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期从事拉美国家政治和经济研究。

张仓吉,曾任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人民日报》驻拉美记者。

吴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长期致力于拉美经济研究。

校译者

邓兰珍,曾任职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乌拉圭]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84
译者:王玫 等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7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5209970
丛书系列:理想国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拉丁美洲 
  • 理想国译丛 
  • 拉美 
  • 世界史 
  •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 社会史 
  • 理想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33)——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掀开拉美百年孤独的历史真相,深入审视拉美的政治经济环境。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是一本罕见的历史记述与调查。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用大量富有说服力而鲜少被披露的材料,剖析了拉丁美洲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五百年来得崎岖历史,揭露了这片大陆贫穷与动荡的根源。这也许是自马克思以来对原始资本积累的最好描述。

★本书自问世以来,曾被拉美数国独裁政府列为禁书,但仍不断再版,并陆续被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巴拉圭前总统费尔南多·卢戈、约翰·伯格、法国《世界报》等推荐。

拉丁美洲,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曾孕育出璀璨文明,为何如今却成为一个贫穷而动荡的大陆,沦为附庸?

1971年,受“依附理论”激发,乌拉圭记者、作家兼诗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出版了这部震撼世界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试图解剖拉美的病体,探讨大陆的前途。他用难以辩驳的丰富资料,以澎湃有力的悲情笔法,铺陈出这片大陆自哥伦布开启航海新纪元之后的崎岖命运,写下一页页拉美受难史:金银、可可、棉花、橡胶、咖啡、水果、石油、铁、镍、锰、铜、锡……这些“血管”贯穿了整个拉美大陆,延伸到开阔的尽头,在那里它们流入欧洲和美国的宝库。曾经的殖民主义野蛮掠夺这片土地;而自由贸易、经济援助、合资企业、国际组织等现代文明体制同样以不文明的手段参与古老的掠夺战。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是拉丁美洲不发达的历史构成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本书试图揭开拉丁美洲孤独百年的真相,也让我们聆听失败者的声音:那些追求拉美独立富强的英雄和他们失败的革命。这是整个拉丁美洲悲剧的缩影。与书中所揭示的历史被官方掩盖和篡改一样,本书在出版之后不久即遭到拉美右翼政府的禁令,然而它却以几十种语言的译本走遍世界,被一代人长久地当作叛逆拉丁美洲的象征。它的论断带着时代的烙印,它的命运却已经融入历史。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用这句话来描述拉美地区被欧洲人“发现”之后的历史,真是再贴切不过。 先是大量掠夺的黄金白银,为欧洲带去各种奢侈品的同时,也加剧了欧洲列强对拉美土地的掠夺,利用奴隶贸易带来的廉价劳动力,种植甘蔗、可可、橡胶、棉花、咖啡等经济作物,从而控...  

评分

能看到这本书的原因是看完美剧《毒枭》,对拉美国家政府在大毒枭面前如此无力的原因产生了兴趣,进而顺藤摸瓜,找到了《血管》。看到有的书友说它很左,我认为无所谓左右,因为真相永远是中立客官的。 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写作风格环环相扣,感情真挚,读起来没有啃社会学学术...  

评分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很早就知道,我甚至忘了了解的途径。今年在书店看到有新版问世,就购入,甚至在自己还没拆开封皮的时候,就推荐给朋友,还送了2本出去。 本书从导读部分,就很有趣。导读提到一位智利妇女将该书裹在婴儿尿布里逃离圣地亚哥,我猜这位妇女就是伊...  

评分

这篇评论仅供购买有兴趣购买此版书的人,毕竟本书有好几版,还有简体版可供参考。 首先,我并不讨厌这本书,反而还有点喜欢,所以才想谈点,其次,我并非专业编辑或从事印刷业,这篇短评仅就个人阅读体验,提供一点看法。最后,限于物力,手边无简体版可相互比较,便不赘言。 ...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3.5 又名:《我们拉丁美洲被欺负的血泪史》、《拉美,别为我哭泣》、《拉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全书对了解拉美各国惨痛历史,因饱受外国殖民欺辱干涉导致经济畸形发展方面能收获一定的助益,但是每篇篇幅太短,偏碎片化,缺乏连贯的分析性内容,诸如“所谓国际分工就是指一些国家专门赢利,而另外一些国家专门遭受损失”、“我们永远不会幸福,水远不会!”、“仆役地位一体化,我们的团结就是他们的力量。”之类的句子有明显的情绪化色彩,似乎作者写此书目的不是为了理性客观记载什么而是宣泄乃至怄气,当然拉美也确实有愤怒的理由,另外校对也有点问题

评分

【蜗牛阅读】本书是一个拉美作家对故土近现代所受掠夺的控诉。全书仿佛在论证“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但本书没有在为什么拉美优越的自然条件会成为其“怀璧其罪”而不是飞速发展的诱因上做过多探讨。《枪炮,病菌和钢铁》提供了拉美没有在农业文明时期没有发展出更先进文明的一种解释。地理大发现与全球殖民时代,宗主国发展状况和政策的不同或许是北美和拉美命运截然不同的原因之一。到了现代,剥削不再借助占领和军队了,无孔不入的资本就是新的武器。 于是穷的更穷,富的更富。 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评分

2018年还出这种书实在是非蠢即坏了

评分

2019年39。M2 刚开始读的时候,总觉得拉美就是一副好牌被自己打坏了,深入阅读后,才知那种资源丰富人人觊觎的感觉真的挺惨的,这不正如天朝吗。百年孤独已经深刻的诠释和描绘了拉美的伤疤。

评分

看完想学political economics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