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年10月1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长岛的芙拉兴镇。在其60年写作生涯中完成了三十多部专著。1972年获得美国国家文学奖章,1962年他的《城市发展史》一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芒福德先生是美国哲学学会会员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本书是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重要著作之一,着重从人文社会科学系统阐述城市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时代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古希腊—罗马城市,中世纪基督教、巴洛克和商业城市,近代和现代工业城市。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综合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战略性意见。本书史料丰富,为提高实用性,书后加编中文索引,便于读者检索。本书获得1962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本书可供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管理等工作者研究参考,也可供有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这是之前为一门课的作业写的读书报告,发出来存着,内容倒是跟城市发展城市建设没太大关系,主要写了一些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感悟,写完感觉哲学又玄学,垃圾文笔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有夹带私货。 我很庆幸,《城市发展史》是我阅读的第一本关于城市历史的书籍。 本书按照时间顺...
评分起始 看完大师的作品之后,心情完全不能平静,深夜作死开电脑起来写书评。 一、总 在读此书之前,我本来想象的是作者会按西方建筑史/规划史的常规思路,讲述各时代的城市主要发展思想,主要流行的范式和建设模式,并一一分析好坏及举例进行点评(当然在本书中作者也做了一部分...
评分没读完,不,只读了一点点,因此没法谈什么,也没读出什么好,我知道他好,也想读,可是,却一直没有读,这是为什么?06年就买了,为什么至今没读完?为什么一定要读经典?为什么四年却读不完一本经典?四年的时间过去了,所收获的是什么呢?为了去经营的那些东西,而放弃读经...
评分芒福德的书读起来着实艰深。他的书旁征博引,从多个维度去讲述城市的发展进程及其背后的深刻意义。我是硬着头皮啃下来的,半知半解,希望随着自己的阅历增加和更多思考能够让自己了理解更多吧。 芒福德把城市比喻为了一个容器,这个容器里面盛放着人类的文化,人类社会的组织架...
评分说读过这本书其实还是比较汗颜的,因为没有读完.不是不想,而是读了很多次,每次读了一些就读不下去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家阅读经典著作时的普遍问题(至少在我这里是这样的).不过我想说,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很翔实,但可能是因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东方人不太一样,我在阅读的时候感到这...
十分丰富。与其说这是一部学术专著,更像是一本散文集,逻辑性可能没有那么周密,但是不经意间就会从某个地方发现无比闪光的思想!另外还是比较喜欢05年建工的那个版本,写笔记的地方特别爽。但是注释放进正文里真的有些受不了。
评分大城市的兴衰
评分作为晚年的代表作,内容比《城市文化》又深刻丰富了两个档次,虽然还是以史为纲,但在论的程度上几乎每一页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芒福德作为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城市规划家,带着文明的负重,对城市的人文内涵看得很透彻,敢于批判和直面城市的问题,把每一个时代的经验和教训都剖析得很清楚;也敢于质疑前人的观点,如对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就有所批评。和《城市文化》一样,过于冗肿,每一章节内部思路不够清晰,感觉是芒福德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了。另感觉此版本责编不够负责,有好几处错字、现行统一的人名也未规范,徒增阅读困难。
评分延续芒福德式“跑题”,既是学术专著,又是一部百科全书。
评分作为晚年的代表作,内容比《城市文化》又深刻丰富了两个档次,虽然还是以史为纲,但在论的程度上几乎每一页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芒福德作为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城市规划家,带着文明的负重,对城市的人文内涵看得很透彻,敢于批判和直面城市的问题,把每一个时代的经验和教训都剖析得很清楚;也敢于质疑前人的观点,如对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就有所批评。和《城市文化》一样,过于冗肿,每一章节内部思路不够清晰,感觉是芒福德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了。另感觉此版本责编不够负责,有好几处错字、现行统一的人名也未规范,徒增阅读困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