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日]是枝裕和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354
译者:褚方叶
出版时间:2018-11
价格:8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294041
丛书系列:电影人
图书标签:
  • 是枝裕和
  • 电影
  • 日本
  • 电影人
  • 是枝裕和人生随笔
  • 日本文学
  • 随笔
  • 日@是枝裕和
  • 电影制作
  • 导演思维
  • 创作心得
  • 影视艺术
  • 拍摄技巧
  • 电影创作
  • 叙事结构
  • 视觉语言
  • 电影美学
  • 行业洞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是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得主是枝裕和历时8年,写下的首部自传性随笔集。

是枝裕和在书中回顾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讲述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缘起与理念,记录各个创作时期对电影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其中不仅汇集了电影大师的哲思与灵光,更讲述了一位导演脚踏实地,从赊账拍片到斩获世界各大电影节奖项的励志旅程。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在日本出版后,连续6次紧急加印,得到《朝日新闻》等各大媒体高度评价,更被盛赞道:哪怕再过100年,这本书也一定是创作者的圣经。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是枝裕和打动世界的所有理由,都在这本书里。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是枝裕和

电影导演,生于1962年。1987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作品多具社会关怀,充满人文主义色彩。

1995年,首部电影《幻之光》迅速引起关注,在日本及海外获得众多奖项。

2004年,以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无人知晓》,14岁的柳乐优弥凭借此片成为戛纳影帝。

2013年,电影《如父如子》获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2018年,电影《小偷家族》获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目录信息

后记般的前言
第一章 用分镜图完成的处女作
1995—1998
第二章 青春期·挫折
1989—1991
第三章 执导与作假
1992—1995
第四章 非黑 非白
2001—2006
第五章 失去亲人,生活何以为继
2004—2009
第六章 世界各大电影节巡礼
第七章 来源于电视的电视论
2008—2010
第八章 电视剧能实现的事,以及它的局限
2010—2012
第九章 作为料理人
2011—2016
终章 献给今后立志拍电影的人
后记 连锁
是枝裕和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近些年日本电影如同日本经济一样比较低迷,回顾日本电影史,早年的黑泽明、小津安二郎等曾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的北野武和岩井俊二也被广大文艺青年狂热追捧,但是他们近些年的新作品都表现平平,日本电影出现导演青黄不接的局面,唯独是枝裕和一枝独秀,知...  

评分

评分

什么是冷漠? 约翰·伯格说,当个人幻想被隔离在任何实际社会行动之外时,个人幻想便不可避免地偏离,从而能导致了冷漠。 这在是枝裕和的电影里有很多,比如《小偷家族》《无人知晓》《步履不停》《如父如子》等电影,公共生活就是一座冷漠剧院。 这本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020:以电影导演色的身份为人所熟知的是枝裕和,在谈及自己的导演生涯以及对自己创作谱系的盘点,却是从电视开始的。不忘来处,但识归途,是枝坦承对电视的养育之情心怀感激,也因此在这部谈电影的书中,是枝却从电视导演的经历与视角出发,有电视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如与拍摄对象保持距离,并非单纯的黑白对立,而是用灰色的视角记录世界;有电视与电影的不同,如电视与纪录片偏重“公众意识”,而电影创作更趋向于“个人表达”。在对自己电影脉络的梳理中,是枝再次阐释了他的电影美学与电影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地方:生命本身就是奇迹,那些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就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

评分

好看的,是枝裕和其实非常严肃呀。

评分

2019020:以电影导演色的身份为人所熟知的是枝裕和,在谈及自己的导演生涯以及对自己创作谱系的盘点,却是从电视开始的。不忘来处,但识归途,是枝坦承对电视的养育之情心怀感激,也因此在这部谈电影的书中,是枝却从电视导演的经历与视角出发,有电视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如与拍摄对象保持距离,并非单纯的黑白对立,而是用灰色的视角记录世界;有电视与电影的不同,如电视与纪录片偏重“公众意识”,而电影创作更趋向于“个人表达”。在对自己电影脉络的梳理中,是枝再次阐释了他的电影美学与电影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地方:生命本身就是奇迹,那些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就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

评分

算是一份创作回顾,履历背后有很多心得在里面,一两天就翻完了,就是定价太贵。是枝裕和是一个实在的人,所以能拍出实在的电影,这本书也很实在,比之前的《宛如走路的速度》确实是干货满满,对他的粉丝,对有志于创作,甚至正在进行拍摄的人可能会有很多启发。发达如日本,拍自己想拍的电影依然难找投资,封闭如日本电影圈,知音和观众也不多,但只要坚持下去,好作品还是会得到回应,有才华的人还是会浮出水面。某种程度上,比如投资环境、展现平台,创作条件来说,今天的很多中国年轻新导演要知足,是枝裕和当年缺的,你们都不缺,就缺才华,和沉下去扎实做事的心态。

评分

很少有导演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到如此钻心的程度,玲珑剔透又干爽清洁,多不得一丝清凉,敏感到可怕,于是上天赋予他的哲思能力就很强大。能读到是枝裕和是那种被愧疚和遗憾掌控着的人,心怀大悲悯:我凝视着自己脚下与社会相接的黑暗面,同时珍惜每一次新的邂逅,用开放的态度面对外部世界,努力在今后的电影中呈现那些好的一面。是枝裕和在探讨项目的创作可控和观众理解不可控的时表现出的从容是其他导演没有的,我理解的是他的作品都是从主题出发的,先有了人物,再设定框架,然后设置故事。于是他的作品及其轻巧又意味宏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