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1934年赴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先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促使人们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存在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论不服从》等。
《健全的社会》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的著名作品,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况作了有力的探索,被称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使人们与自己创造的事物、自己建立的组织、他人甚至自己都疏离开来,现代资本主义造就了“可支配的人格”,对这种趋势放任自流的结果,将是为异化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失常的社会。弗洛姆提出,在理想的社会中,个人不再是达成他人目的的手段,个人的幸福是社会的核心关注点,社会的经济增长不应凌驾于个人的发展之上;在精神健全的社会中,个人应当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
一般来说,我们会以社会标准衡量个人;一个人是否正常要看他能否适应社会,发挥其社会功能。但我们总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假如社会本身就不正常,那它的标准能证明什么呢? 「精神健康的特点是:有爱与创造性,能够脱离同部族及土地的乱伦关系;有自我身份感,这种身份感来自自...
评分 评分 评分弗洛姆认为:“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是植根于本能需要,而是产生于人类生存的特殊条件。”从而,把人当成了社会的人。 综观全书,我们可以把《健全的社会》分成三大部分。一至五章为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弗洛姆提出了社会病态问题,然后集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六、七两章是综...
评分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读书笔记 第一章:我们的精神是健全的吗? 精神病人认为我们是疯子,战争的每五方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人。这就是目前社会中所存在的病理。本书就是要讨论之。另外,有证据表明,物质丰富的西方国家作色,这是否意味着富有引起厌烦感呢? 第二章:社会可能患...
翻译加一星,孙恺祥译者,译文很流畅,没有任何语病,注释也好。 读完后感受:弗洛姆比我还天真,虽然我们希望的理想世界是一样的,但我只把这种理想当成一种类似信仰的东西,用来麻醉自我,偶尔幻想幻想。但弗洛姆是真正怀揣着希望,寻找方法期待实现的可能。他是一个理性的中庸者,即对经济目的弃之敞履,一直在评判现代文化,希冀着一个人人爱人、互相尊重又充分发展个性的健全社会,虽然不加区分的宣扬爱人的重要性看上去像基督徒,但又不是像基督徒那样的纯粹唯心者,他认为人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注重创造性劳动这一点,这就融合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了。而且他提到要政治经济文化全领域一起改革、单个领导改革则有害的观点更能看出他注重理性、喜欢全局性思维。过分的理性必然影响实际行动,所以他提了一些设想看上去
评分震撼
评分It’s an insane society.
评分我们在人的机械化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
评分难得清新,Fromm应是法兰克福学派里精英气没那么重的一位,很注重现实感,说话不怎么套哲学术语,参照了很多社会学的研究材料。前部分对18-20世纪社会性格由占有、囤积向交换倾向的转变分析很有意思,也因此分析了人际关系从17-18世纪小范围真诚投入地交往到互相利用追求愉悦满足感乃至20世纪性革命的转变。弗洛姆反对社会性格中人的抽象功能化与量化,不过此书读来不像马尔库塞那样对着乌烟瘴气的现代工业文明弊病颐指气使狠绝望。问题核心无非是“什么状态?为什么?怎么办?”不过他勾勒的改良的社会主义迄今也没真正付诸实践,最后一部分的“通向健全之路”还是个理念。总之,这种书多看两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回到秩序新建的古典与启蒙时期。不过不管世界怎么变,至少我像弗洛姆一样,要相信理性、人性、良心、责任、爱与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