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谈往录

戊戌谈往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陆建德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83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90年获剑桥博士学位。多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10年调该院文学研究所,任所长兼《文学评论》主编。著作包括《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英美文学与思想史论稿》《思想背后的利益——政治文化评论》《高悬的画布——不带理论的旅行》和《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清人物》等。近年从事中国近代史和鲁迅研究,现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席教授。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陆建德
出品人:
页数:284
译者:
出版时间:2019-5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01433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陆建德 
  • 近代史 
  • 晚清 
  • 政治 
  • 文化 
  • 掌故 
  • 戊戌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历史叙述多裂隙,所幸的是我们或许能够在隙缝中窥见一些建构‘史实’的动机。

编辑推荐

历史的真相可否还原?宏大叙事对于过往的呈现也会有疏漏?细致入微的察阅会否揭开不为人所知的许多方面?一个时代、民族、国家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回应过去?是否在正视过去的同时,也将找到审视当下及未来的方向?作者说:“一个伟大的国家必须有色彩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渗入本能的爱国思想,不然不足以应对形形色色“分”的挑战。我们还需要有新的想象和语言来与自己的过去对话。”

内容简介

辛亥革命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四川保路运动。以往,学界对保路运动的研究过于依赖反对铁路国有的宣传材料,而忽略了成都绅商争夺地方财权的动机。本书试图揭示运动的部分真相,并指出地方分离主义势力与清廷必要的集权行为形成冲突,最终导致局面失控。自此之后,地方势力坐大;而所谓的共和,掩盖不了国家已接近分裂的事实。辛亥革命研究应该引入新的视角,尤其应该重视列强如何利用内乱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本书还对晚清社会的腐败现象有所关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陆建德先生的《戊戌谈往录》(北京出版社2019年5月第一版),见该书首篇《厨子于八、德国粮台、瓦赛公案》中提到“中国式想象”,感觉这个命题挺有意思,不妨借此展开说点儿什么。 这个命题是由赛金花和瓦德西的故事生发而出的。赛金花与瓦德西的故事,史家不予采信,社会上...  

评分

本书的作者陆建德先生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1982年毕业后由国家教委选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多年任职于中国社科院的外文所,2010年调文学所任所长,并兼任《文学评论》的主编。稍微对文学理论界有所了解的学人都知道《文学评论》在学界的崇高...  

评分

“四川保路运动又称‘四川保路风潮’,是清末四川人民维护路权的斗争运动。四川人民自办铁路,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要将路权收归,四川人民奋起反抗。”这是百度百科给四川保路运动的定义,基本上与我们教材上所学的观点一样,人民不堪压迫奋起反抗,多么轰轰烈烈,多么...  

评分

历史的真相可否还原?宏大叙事对于过往的呈现也会有疏漏?细致入微的察阅会否揭开不为人所知的许多方面?一个时代、民族、国家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回应过去?是否在正视过去的同时,也将找到审视当下及未来的方向? 我们需要新的想象和语言来与自己的过去对话。 文化客厅第十一场...  

评分

本书的作者陆建德先生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1982年毕业后由国家教委选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多年任职于中国社科院的外文所,2010年调文学所任所长,并兼任《文学评论》的主编。稍微对文学理论界有所了解的学人都知道《文学评论》在学界的崇高...  

用户评价

评分

此书较复杂。1、关于“保路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的几篇可同观,作者认为官方的革命叙事是错的,保路运动是地方团体为私吞民众资金而与试图建立中央集权的晚清政府的矛盾所引发,同理辛亥中的各方博弈亦属中央树立统一权威实施有效统治,与地方分离势力的矛盾。2、作者持一种反官方的“批判革命”观点,同时也反自治、鼓吹政府要有治理能力,现代转型必须首先树立中央权威,财政统一,避免分裂,对晚清民国的意见领袖、散沙群众、学潮颇多嘲讽,认为其不具备法律责任意识,侈谈自由。3、我觉得,历史犹如系统,引入的变量越多越靠谱,越少越可疑,本书加入集权与分治变量,体现了作者的意图,但作者未能认识到,民众有无组织无纪律无政治能力恰是由朝廷所塑造,朝廷不给政治自由,民众又如何习得这一能力?革命叙事固然僵化,转求集权不亦远乎?

评分

不论是瓦赛公案,还是保路运动,其实都在于向内反思,国民性,爱国思想,治理程度,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我们展现了近现代史上的风云诡谲波澜壮阔。在作者笔下,历史是有趣的,是在不断变化的,也是永远不会被盖棺论定的。

评分

近代纷繁复杂的史料,兼而读之,需有自己的观点及判断

评分

主要摘取文献,仅此而已,不值细看,更不值书价。除了寥寥几篇外,不值一看!现在真是什么人都能出书!

评分

-_-其實我對辛亥革命那一段歷史不太了解,「保路運動」對我而言只是歷史書上過眼即忘的一個詞語。作者在書裡為我們豐富了很多歷史的細節,比如說成都地方財權爭奪、地方勢力與清政府衝突和晚清社會的腐敗問題,填補了我對這一段歷史的空白吧。最喜歡作者的一句話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必须有色彩丰富的历史记忆 和渗入本能的爱国思想,不然不足以应对形形色色『分』的挑战。我们还需要有新的想象和语言来与自己的过去对话。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