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1903-1963)
電影導演。生於東京,1923年進入鬆竹蒲田製片廠,1927年正式成為導演。2002年,被英國《視與聽》雜誌評選為“十大電影導演”之一,在該雜誌評選的“十大電影” 中,其作品《東京物語》名列第三;在日本《電影旬報》2000年評選的“二十世紀十大日本導演”中,小津位居第二;該雜誌2009年評選的“日本百佳電影”中,《東京物語》拔得頭籌。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說:“如果我來定義為什麼發明電影,我會迴答,‘是為瞭産生一部小津電影那樣的作品’。”
《我是開豆腐店的,我隻做豆腐》收錄小津安二郎的珍貴文字,連綴成電影大師的光影人生,揭示《東京物語》《茶泡飯之味》等不朽影片的創作秘密,親述物哀之美等小津風的形成來由,更有小津鮮少言及的人生故事。
小津安二郎一生堅持“電影是以餘味定輸贏”的信條,腳踏實地隻開自己的“豆腐店”——通過攝影機深入思考事物,找迴人類本來豐富的愛,找迴屬於人的溫暖,並將這種溫暖錶現在畫麵上。全新增訂版收錄《蓼科日記》,以及小津禦用演員佐田啓二的《看護日記:那個老爺子不在瞭》,並披露小津安二郎多張珍貴生活照,從不同維度展示導演小津的人生故事。
每個熱愛生活、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小津打動,他的電影裏流動的情感既深刻又強烈,因為它們反映瞭我們關心的事情:父母和孩子,婚姻和獨居,生和死,以及相互之間的關懷。
田中绢代 田中绢代从《我毕业了,但……》一片开始,一共出演了小津的十部作品,仅次于饭田蝶子,是非常了不起的数目。虽然小津说《风中的母鸡》不是一部“好的失败作品”,但还是让田中凭借此片在1947年、1948年连续获得每日电影奖的最佳女主角奖项。只是1950年,因出访...
評分小津安二郎毕生最自豪的,是他无师自通创造出了自己的电影。《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收录的小津谈电影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是他的电影创作经验谈,非常珍贵。小津是直觉的艺术家,而不是电影理论家,因此他的经验谈直白,坦率。譬如对他出了名的低机位仰拍手法,他解释说...
評分最新出的《我是开豆腐店的,所以我只做豆腐》里面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电影以余味定输赢》。小津的电影最富余味,是吃白菜豆腐,回头嘴边有菜根香。如今看了这本书,发现小津的文字也是宁静淡远,颇富生机。 这本书的出版页上写着出版于2013年6月,我却是在5月中旬就拿到了。国内...
評分黑泽明和小津安二郎都是日本电影史上的电影巨人。两人的电影风格截然不同,一个鲜明,一个清淡。 1943年,黑泽明的处女作《姿三四郎》完成,小津安二郎看了之后,评价说:“如果满分是一百分,我给一百二十分。” 还有一个故事,山田洋次导演有一天到黑泽明的书房...
評分如果想更多知道一个伟大导演的内心与余味,这本书是小津最 好的选择。 说来惭愧,到现在只看过小津5部电影。 每次看小津的电影,都无法抬头,是哪种有非常强非常强的磁性,将你钉在那里。 不是悬念和故事(这似乎是作家的事情),而是在画面之外、声音之外、银幕之外,给你留了...
菊與刀
评分重版再讀,從反抗的年輕人到體察入微的大導演,自小對電影著迷的小津也是一位優秀的散文作者,他對戰爭期間的記錄具有深刻的詩意,對山中真雄的懷念有不動聲色的悲哀,他應該是感到不應該重現戰爭,他應該感到傢庭倫常中人情的特殊,緊隨瀟灑得意的創作是緻命疼痛的死亡,友人日記中小津不是一個大導演,而是一個年老無依的普通人,仿佛纔華齣眾的,富有天賦的藝術傢,需要還多重的債
评分重版再讀,從反抗的年輕人到體察入微的大導演,自小對電影著迷的小津也是一位優秀的散文作者,他對戰爭期間的記錄具有深刻的詩意,對山中真雄的懷念有不動聲色的悲哀,他應該是感到不應該重現戰爭,他應該感到傢庭倫常中人情的特殊,緊隨瀟灑得意的創作是緻命疼痛的死亡,友人日記中小津不是一個大導演,而是一個年老無依的普通人,仿佛纔華齣眾的,富有天賦的藝術傢,需要還多重的債
评分和《豆腐匠的哲學》內容有重閤,喜歡書裏麵的黑白寫真。
评分他用輕鬆甚至略帶愉快幽默的口吻,談論那場曠日持久的侵略戰爭。他對戰爭的態度令人毛骨悚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