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丝•N. 施克莱(Judith N. Shklar,1928—1992),美国政治理论家,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历任美国政治哲学与法哲学协会主席、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研究员等。对法国和美国政治思想传统有精深研究,为自由主义作了独树一帜的辩护,对约翰•罗尔斯、理查德•罗蒂等人产生过重要影响。
代表作品有:《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想家》(Political Thought and Political Thinkers)、《美国公民权》(American Citizenship)、《守法主义》(Legalism)、《平常的恶》(Ordinary Vices)以及The Faces of Injustice、After Utopia: the Decline of Political Faith等。
在西方的基督教教义中指出人的七宗罪——贪食、色欲、贪婪、伤悲、暴怒、懒惰、傲慢,是人类性格的深渊面,而施克莱在本书中提出了“平常的恶”的概念,认为残酷、虚伪、傲慢、背叛和愤世嫉俗等,不过是浅滩暗礁,以充满活力和野蛮的方式成为人类性格的瑕疵。 施克莱从一批伟大的作家的作品 的解读——莫利哀和狄更斯的虚伪,简•奥斯汀的势利,莎士比亚和孟德斯鸠的愤世嫉俗,霍桑和尼采的残酷,康拉德和福克纳的背叛——揭示了恶的本质及其影响。她审视了它们的破坏性影响,及其对政府和公民的影响。
《平常的恶》是一本智慧、聪明、心思细腻的书,它讨论了各种个人之恶——残忍、虚伪、势利等——的危害与价值。施克莱教授探究了这些恶的重要性,哪些恶比其他恶更坏,它们可以为社会作出何种积极贡献,以及在不同社会中,这些恶的含义有何种差别。 ——伯纳德·威廉斯
「夜讀」花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啃下這本上架建議寫著/政治理論/的書。拋開政治立場與統治手段(因為和太多歷史背景及政治演變相關太過深門)討論了各種個人之惡。好在舉例中引用了不少文學作品,可能會認為這樣的論據不具有論證的邏輯嚴謹,但都能歸結出創作源於生活本真的洞見。 ...
评分 评分势利是一种对人不平等相待,从而使人受到伤害的恶劣品质。人们有时会有意识地势利,这个大家都熟悉。但有时,势利可能是无意识的,比如精英们在人均985的圈子里混久了,会不自觉说出“我要是如何如何没准就得去二本了”,这话在费尽力气才考上、还考不上二本的人听来肯定很刺耳...
评分所谓“平常的恶”(ordinary vices),简言之就是每个人可能都不会觉得陌生的弱点或缺陷,比如虚伪、贪婪、残忍、炫耀、虚伪,以及背叛等等。这些恶的潜伏或产生,从古至今都不分地域、阶层、职业或性别,因而在历史和社会层面都具有普遍性。就此,避免恶、与恶斗争基本上构成...
评分译者活好,不可不看。
评分写作风格古典博雅,难怪自视极高、孤芳自赏的施派门人对斯科拉也是毕恭毕敬。内容上,此书对自由主义作了独特的辩护,也许是《政治自由主义》《偶然、反讽、团结》最重要的思想源头之一。主要谈了在自由民主政制的公私领域里随处可见的几种寻常之恶,不作概念分析,不刻意寻求论证结构,通过故事讲道理。关注对这些恶的不同排序可能引发的政治后果:万恶残忍为首,虚伪无伤大雅且有必要,过分敌视虚伪容易走向暴怒的厌世,导致残忍……简言之,以对残酷的恐惧为自由主义奠基,再根据自由主义社会的要求来判断这些恶的价值。装帧虽骚但美,编译认真,但还是发现了几个错误,扣一星以资鼓励。
评分内容不错,翻译也用心。
评分有些地方很喜欢
评分小恶难免,大恶不断。写做平常的恶,但并未直接面对恶剖析恶,而是从政治哲学角度为自由主义背书。作者写作风格典雅,翻译精准流畅,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