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第七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华

1960年4月出生,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等。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余华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39.5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331418
丛书系列:新经典文库:余华作品
图书标签:
  • 余华 
  • 讽刺 
  • 人性 
  • 批判 
  • 人生 
  • 真实 
  • 小说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名人推荐 媒体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编辑推荐

《第七天》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温暖与冷漠、良善与邪恶、真实与荒诞、实有与虚无,交织成一部时代的寓言,余华写尽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悲哀。余华的写作,勇敢而不偏狭,幽默而不乏庄重。他的小说不仅揭示现实,也创造一种现实,并通过不断重释小说与现实的复杂关系,续写今日的文学中国。——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辞

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

名人推荐

《第七天》某种意义上,打通了通向神性的一面。如果说它是一首歌,它一定是一支悲歌,如果说它是一部书,它就是一部时代的亡灵书。余华先生始终坚持为小人物写作,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写作,我非常赞赏和尊重他的写作态度。——张清华

这部小说是用诗的语言来写的,是余华不断试探文学、文学传统、文学艺术以及现实、个人之间复杂关系的成果,而我个人认为这探索是成功的。——张新颖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余华是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所以尽管现在基本不读小说了,但看到《第七天》将出版的消息,我还是立马在京东下了该书订单。自从上一部小说出版以来,余华深谙营销之道,在文学已死的争议声中,还能让数百万读者掏钱买单。 拒不接受采访但提前曝光《第七天》的开头,让读者对...

评分

当年读《活着》时,还是个懵懂的中学生,只觉得故事里的生活太苦,心中有同情,但不真的觉得同自己有什么关系。如今工作已数年,各种人情世事也有所亲见;温吞吞一介良民,并不对社会现状有多少反感或反抗心,也不感觉自己麻木;《第七天》读下来,却渐渐后背发凉,心里悲伤泛...  

评分

《第七天》看完了,余华在我的印象里从没有这么陌生过。自觉他一直拥有相当的叙事欲望,正像他在《兄弟》后记中说得那样:“起初我的构思是一部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可是叙述统治了我的写作,篇幅超过了五十万字。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  

评分

如果说前作《兄弟》是给许多热爱余华的读者以重重一击,或曰“下马威”的话,那《第七天》就是持续的创作信誉透支了。余华是国内作家中地位奇特的一位,先前自《许三观卖血记》之后,十年未有新作问世,若放在别人那里,或许会有世事纷纭、几被遗忘的遭际,但于余华,其潜在...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没有评论中的那么差。

评分

一句话概括,就是:人间不值得

评分

没有评论中的那么差。

评分

余华的书看完会抑郁,是因为他总把所有悲剧集中在一个人的人生里。这本书他用戏谑的方式展示诸多社会事件,亮点在于创造了最温暖的的“死无葬身之地”。

评分

除去南方周末的部分,余华还是三言两语就能戳到我心窝的余华,死无葬身之地让我想到仲夏夜惊魂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